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的继承 >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7912552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陕北民歌能始终跟随时代的节拍,扎根于厚实的生活土壤之中。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东方红》,本是一首土生土长的陕北小曲——《你叫妹妹不放心》。抗日战争时期,陕北人奋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随之将此曲改编成抗日歌曲《白马调》;1942年陕北农民李有源有感于解放区的新生活,又将此歌改为颂歌《东方红》;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时,将《东方红》的乐曲送上了太空。


请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说一说《东方红》演变过程中的文化魅力。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全国越来越多的地方倡导分餐制以及公勺、公筷。但有人对此表示异议,他们认为:“合餐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我们中国人向来重视家庭,讲究亲情,大家不分彼此一起吃,这才显亲近。”其实,分餐制在中国至少有三千年的发展历史,直到唐代后,才逐渐开始转变成合餐制。不过,与现代分餐制不同的是,中国古代实行分餐制更多的是考虑的礼仪、尊卑等级等因素,与今天我们强调的“健康”“卫生”“安全”等理念没有丝毫关系。今天我们倡导的分餐制以及公勺、公筷,更符合现代社会的理念,这种饮食方式既有亲情的气氛,又不失卫生与健康,而且弘扬了优秀的饮食文化传统。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对待合餐这一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2020-10-20更新 | 7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路戏是闽东第一个国宝级文化遗产,是北方梆子、乱弹腔传入闽北、闽东而形成的地方戏剧种,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其曲调具有旋律优美、节奏欢快、行腔圆顺、抑扬顿挫,富有叙事性表现特征,有很强的适应性。寿宁红土清风、梦龙文化成了北路戏素材的天然土壤,廉政文化题材给北路戏注入新鲜的血液。目前,当地政府鼓励剧团在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编排出更多为群众喜闻乐见、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剧目,如战“疫”新作《雨后彩虹》《春天会来》,展现以“艺”战“疫”的担当。


(1)戏曲传承重在守正创新,但有人认为“做为闽东第一个国宝级文化遗产,守正比创新更重要”。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二   一切文化都是在传承与传播的立体性空间生成发展的,没有传播,北路戏将成为被永封的“博物馆”艺术。面对新时代,应如何借助新传播方式,拓宽传播途径,促进其传播的大众化,扩大其文化影响力,展现珍稀剧种的独特魅力。近年来,寿宁县开展“百年非遗再焕生机”系列活动,让古老剧种走进人们的生活。如,北路戏的演员和爱好者精心编排曲目到各地巡回演出,教育部门推进“戏曲进校园工程”……


(2)请运用“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的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福建珍稀剧种“寿宁北路戏”应如何实现“百年非遗再焕生机”。
2021-02-05更新 | 46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A市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中,对老厂房和旧仓库的利用存在两个方面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是一种人生体验、生活记忆。老厂房和旧仓库也是城市文脉的一部分,它们往往承载着老企业的文化和精神,在对其改造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时,要“修旧如旧”,使之成为凝固的“文化”。
另一种观点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新,靠创意和知识元素,形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因此要引入现代元素“修旧如新”,开辟新的途径、新的空间,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你赞成材料一中的哪种观点?请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阐明理由。
材料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演进的轨迹:西周、春秋以“礼治”否定了殷商的“神治”;战国、秦朝的“法治”否定了春秋的“礼治”;西汉至清朝的 “德法合治” 否定了秦朝“专任法治”。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冲突与融合。今天,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这一过程中,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与互动同在,合力勾勒出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轨迹和未来走向。
(2)我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我国法治建设可借鉴与利用的重要资源。结合材料二,用辩证否定观说明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地认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当代价值。
(3)请为我国法治文化宣传教育从文化层面提出两条具体措施。(每条字数不超过15字)
2017-07-12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