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4 题号:79621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1月6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如果把文章比作电路板,竹简丝帛上字字珠现,连缓成文,是为文明义理;电路板上的千百元件,串联成体,就能启动机关。在“电路板”中,如果说缕缕导线是写作思路,密密零件是字词句段,那么集成块则是文章中的成语典故、名言警句。一个小小的集成块,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整合升级,其功能往往超过一大堆零件。当古语经典进入时代篇章,总能焕发历经岁月淘沥的光芒。这些蕴含着家国情怀、伦理道德、天地自然等方方面面哲思的语言,是论事析理。教化世人、解疑释难的有力武器,能增强思想深度,更使文章精理成文、秀气成采。

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的熔铸积淀,经典名篇、金句隽语浩如烟海、灿若繁星,凝结成语言宝库中的串串隋珠,成为著文抒怀、知人论世时取之不尽的骊渊。学习古人思想的“集成块”,不失为进入传统文化之门的一条捷径。要做到“流水户枢”信手拈来、“泰山鸿毛”脱口而出,就要查清传统“库存”,将文化遗产熟稔于心。


(1)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并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运用优秀文化“集成块”。
(2)用好优秀文化“集成块”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要前提。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用好优秀文化“集成块”的意义。
(3)“积土而为山,积水面为海。”某班同学以此警句作为班会主题,请你列出两条发言提纲并运用所学知识(知识不能重复)简要说明其依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季羡林先生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莫高窟建造,始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历时千年。在千年悠远的时光中,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沿着丝绸之路在此汇聚,多种文化在此不断交流融汇,塑造了以中原文化为主导的多元开放、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演绎了丰富多彩的敦煌故事。那些精美的绘画与雕塑,带给人们极具震撼力的艺术感受,那些数以万计的赤轴黄卷,蕴藏着丰富的文献资源。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时指出,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强调,推动敦煌文化研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同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材料二   A市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但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A市在建设文化强市的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坚持经济发展的工作重心不动摇,以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文化强市;开展“唱红歌,诵经典”主题文化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全市人民的爱国热情,坚定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信念;弘扬主旋律,挖掘当地红色文化、民族风情等资源,借助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人文精神,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连续多年保持28%以上的增速;举办科博会,在展示本市科技成果和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在交流中吸取了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开展“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号召广大群众积极投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敦煌文化是如何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
(2)根据材料二中A市的做法,谈谈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启示。
2021-01-15更新 | 21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议题:掀起中国诗词新热潮
情境一:

古典诗讲究对仗、平仄和押韵,现代诗(也叫白话诗)则比较随意,不拘于格式和韵脚,比较开放和直白。相比于中国古代,旧体诗词是大大的衰落了。现在,我们很难指望再出现李白、苏东坡这样的诗人、词人,也很难看到有人用创作旧体诗词的方式抒发情感,甚至,弄得清平平仄仄的人也很少了。旧体诗词的生存空间,主要收缩到了中小学生的课本和考卷之中。

——《海南日报》评论


情境二:

节目中,从《诗经》到毛泽东诗词,节目覆盖的时间跨度达数千年,涵盖中国诗歌史。节目用这些最熟悉、最打动人心的诗词,激发观众的记忆与情怀,带领观众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精髓。

节目组从全国各地精心挑选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的100位诗词达人。他们中有农民、工科博士、留学生、电力工人、地下煤田火情勘探员、乡村教师等。

在诗词大会中,竞猜、“飞花令”等对抗性安排,增加了节目悬念;超大演播室、水舞台、大屏幕意境展示等全新舞美设计,增加了节目观赏性;手机摇一摇等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应用大大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诗歌与传媒、文化与科技的有机结合,为传统文化搭起了一个最大的、最接地气儿的课堂。


(1)结合议学情境一,小组商议,分析古诗词至近代衰落的原因?(时代背景、经济、政治)
(2)结合议学情境二,小组建议,《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对新时代弘扬中华文化有哪些启示。
2023-08-24更新 | 1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华夏文明的历史有多长”

“五千年”,这是每一位华夏儿女所共知的答案。然而,这一答案背后的历史脉络却长期遭到西方质疑。随着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切质疑都被画上了句号。

◎“泱泱中华,巍巍华夏”

良渚文化是中国钱塘江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距今约5250~4150年。良渚文化深刻反映了古代东方稻作文明、玉器文明、水利文明、城市文明、早期国家的各个意识形态。良渚文化的玉器种类有40多种,其中,玉琮、玉璧、玉钺是良渚文明高度发达的实物见证。良渚的水利工程在当时的世界上也绝无仅有。

◎“文明的曙光,自信的火炬”

作为中国五千年文明的一块绚丽瑰宝,良渚文化注定了它在中国五千年文明中的历史地位。认识中国五千年文明,良渚文化是必读的一页。


“认识中国五千年文明,良渚文化是必读的一页。”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2020-04-19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