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公民的政治生活 >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23 题号:849930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2019年3月15日,备受国内外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其亮点有:一是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通常,国民待遇都是准入以后享受的待遇,而外商投资法规定为准入前国民待遇,在外商外资准入的地方,除了负面清单规定的领域,在其他领域给外商授资者以国民待遇。二是坚持内外资一致。该法规定,国家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标准制定工作,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通过公平竞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等。三是保护知识产权。该法规定,国家保护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知识产权;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行政手段强制外商投资企业转让技术。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促进外商投资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和重大任务,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作出了重大部署。
材料一:从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到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再到十八大首次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理念不断重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建设“法治国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材料二:目前,我国的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立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
材料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高扬法治精神、运用法治思维、发展法治理论、创新法治方式,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
(1)请指出中国共产党关于依法治国的探索和实践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
(2)根据《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二,从“法治”的角度谈一谈怎样推动法治国家的建设。
(3)依据材料三,运用社会历史观的相关知识,分析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
2016-12-12更新 | 84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近些年,一些不尊重国旗、国歌的恶劣事件频有发生,还有一些人丑化、诋毁、贬损、质疑我党我军历史上的英雄烈士亵渎了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英烈,引起全体国人的愤慨。2017年I0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正式施行,该法以国家立法的形式落实了宪法规定的国家标志制度,规定一切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国歌、维护国歌的尊严。11月4日,十ニ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十),把在公共场合侮辱国歌的行为写入刑法,明确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12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ー次会议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草案)明确规定,英雄烈士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对于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的行为,个人可以向民政、公安等部门举报。


(1)结合材料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上述立法的政治意义。
(2)结合材料说明公民应当如何维护国家尊严。
2019-07-25更新 | 7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材料一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的民事权利保障迎来了一个全新时代。编纂民法典,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客观需要,也是形成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系的必然要求。

材料二   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法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巨大变化。我国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遵循民事立法的基本规律,形成了一部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民法典的颁行,必将掀开新时代法治社会建设的新篇章,为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材料三   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共分七编、1260条,关乎14亿人民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如高空抛物,被大家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此次民法典对高空抛物处理作了明确的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如抛物坠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赔偿:赔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民法典的实施需要每位公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


(1)结合材料一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编纂《民法典》的必要性。
(3)请从“公民权利与义务”角度谈谈,如何运用民法典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2020-09-09更新 | 1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