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 真理的条件性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 题号:8530358
“温顺的青年人在图书馆里长大,他们相信他们的责任是应当接受西塞罗、洛克、培根发表的意见;他们忘了西塞罗、洛克与培根写这些书的时候,也不过是在图书馆里的青年人。”爱默生的这句话主要意在强调青年人
A.要通过实践去认识和发现真理
B.要敢于推翻和超越已知的真理
C.要注意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D.要用辩证否定的态度对待真理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庄子·齐物论》提出了“齐是非”和“是非莫辩”的思想。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我果真就错了吗?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请第三者来,也无法断定是非。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该观点(     
①主张真理性认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变化的
②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身不能“自言其名”
③未能认识到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④表明事物的复杂性决定认识的无限性和反复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2-04更新 | 17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不断改革。1978年开启的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了农村集体所有权和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分离。而新的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放活土地经营权”,实现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这是农村改革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从哲学角度看(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并使之发生同步变化
②改革遵循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③认识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④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3-15更新 | 33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三国时期,我国已经有了关于火星的明确记载,表明古人已经用肉眼对火星的运转作了比较准确的观察。17—19世纪,欧洲人用望远镜观测到火星的表面有许多河床。如今,人类近距离拍摄到火星的表面有许多类似月球表面的坑洞,并观测到火星表面的气温、气压等现象。这说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因为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②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在发展中不断否定自身
③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探索真理中难免会犯错误
④认识具有上升性,因为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10-09更新 | 32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