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矛盾的特殊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7 题号:8551066
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振奋精神、砥砺奋进、再接再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斗。

2017年8月31日,央视《新闻联播》推出专栏《迎接十九大特别报道·还看今朝》。其中,“我们这样留住乡愁”一期讲述了贵州遵义的花茂村留住美丽乡愁,走上富裕道路的故事。以前的花茂村,是个穷窝窝,地里的庄稼好一茬荒一茬,村民有饭吃,没收入,壮劳力都出去打工了,村里找不准发展方向,越折腾越穷。村民自建房样式杂乱,有些人为了拓宽地方,把原本的田园、绿地都填平了。花茂村有着悠久的土陶制作历史,土法烧陶也砍掉了大量树木……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花茂村看望村民时指出,留住乡愁,还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村里紧跟着出台了保护山水的新措施,树一棵也不准砍,还要再绿化6000亩,土窑全部用上了电炉等。渐渐地,山清水秀的花茂村出现了,乡村旅馆开了近70家,村民也走上了致富路,村民用自己的方式留住乡愁,落实总书记的要求。


花茂村在新农村建设中靠留住乡愁走上致富路,运用矛盾的特殊性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阐述。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最近有同学发微信朋友圈说:“在没有发生疫情的时候,学校规定不准带手机回校,也就没机会玩手机。新冠病毒来袭,不得不在家上网课,在手机上听课、互动和完成作业,有空还可玩玩游戏。可以说,天天玩手机,充分体验到了玩手机的快乐。但问题来了,眼睛疼、吃饭不香、身体疲劳、容易走神、作业完不成……反正感到不舒服。天哪,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日思夜想的母校!”这位同学以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了自己在家上网课的无奈和困惑。这也代表不少同学的心声。


请用所学的矛盾观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大疫当前,作为一名高中生,应如何去想和做才能克服目前在家上网课中的无奈和困惑?
2021-09-04更新 | 186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社会主要矛盾作了概括:“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正是根据这一判断,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改革开放40年后,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在物质生活层面,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质量效益还不高,民生领域有短板,这制约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中央敏锐地洞察到这一新的全局性历史性变化,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依据,也是新时代的重要特征,这一论断为新时代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而且为实施新时代“两步走”战略提供了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撑。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特殊性的有关知识,说明当前我党做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论断的依据。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由桥岛隧和粤港澳连接线组成。其建设历时8年有余,创下多个世界之最。港珠澳大桥,是一群敢于追梦、造梦的奋斗者用心血、汗水、智慧浇筑而成的。呕心汤血、夙夜在公的老工程师,在工地举行婚礼、把青春献给大桥的年轻技术骨干,加班加点、默默奉献的普通工人……他们勇于挑战、敢于攻坚,破解了一系列世界级难题,创造了一连串管理和技术新纪录,为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赢得了新的世界级荣誉。大桥兴宠之初,就面临建设外海沉管隧道的难题。当时我国沉管隧道工程经验匮乏,在向外国取经和寻求合作连连遭拒之后,大桥岛隧道工程总工程师林鸣及其团队决定自主攻关。经过反复实践,他们摸索出一套新的安装方法。用这套新方法,他们把一节节重8万吨、长180米的隧道沉管沉入40多米深的海底,并以不到2厘米的误差连接在一起,安装最后一节沉管只用了1天,而按传统方法则至少要8个月。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港珠澳大桥建设者能够变世界级难题为世界级纪录,创造基础设施建设奇迹的原因。
(3)从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角度看,你认为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们有哪些可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写出其中的两点。
2019-04-10更新 | 16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勇于推进理论和实戏创新;要看到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材料二:李克强总理指出,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要善于运用经济运行合理区间和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总体思路,在稳增长、保就业下限和防通胀上限的合理区间内;当经济运行滑向下限或逼近上限时,要按照既稳当前、更利长远的原则,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调整结构的措施,统筹施策,精准发力,使经济避免大的波动,保持平稳运行。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是如何体现矛盾观的。
(2)       结合材料二,用发展观的知识,分析中央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相关要求的哲学依据。
2019-10-17更新 | 1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