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 联系的普遍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6 题号:863023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月9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四十载波澜壮阔,一批批拓荒者、先行者、攻关者,闯关夺隘、攻坚克难。8年多时间,1500余名建设者在困难中摸爬滚打、永不放弃舍小家、顾大家,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让一串串惊世奇迹横空出世。

兰渝铁路工程是旷世罕见的“硬骨头”,其中胡麻岭隧道的最后173米因特殊地层,足足耗了6年仍难以“啃”下。德国专家曾带队“应战”,却以失败告终,并留下冷酷结论:“不可能在这种地层中打通隧道!”面对困局,中国建设者不服输、不迷信权威、不惧怕艰险,逐个破题、逐项创新,终于研发出“九宫格挖隧道”(九宫,是古代中国天文学家将天宫以井字划分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九个等份,在晚间从地上观天的七曜与星宿移动。“九宫格挖隧道”就是做成一个大九宫格,扣在隧道上,把一个大隧道分成九个小隧道来施工)等独特工法,破解了世界性难题。


(1)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说明中国筑路人在胡麻岭隧道建设中,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简述弘扬胡麻岭隧道施工团队“不服输”精神的依据。
(3)从“价值创造与实现”角度谈谈胡麻岭建设者的奋斗历程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许多奇迹,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一方面,经济增速第一、外汇储备第一、外国直接投资引入第一、主要工业品产量第一;与此同时,中国是建材消费第一、能源消耗第一、空气污染物排放第一、水污染物排放第一。江河水系70%受到污染,流经城市90%以上的河段严重污染,城市垃圾处理率不足20%,农村有1.5亿吨垃圾露天存放,3亿多农民喝不到干净的水,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不到新鲜空气。

材料二:光明日报北京9月26日电由来自全球19个国家的24位政府、企业、金融界和经济学界知名人士组成的全球经济和气候委员会,日前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孕育经济增长:全球新气候经济报告》,报告研究长达一年,由中国、印度、美国、巴西、韩国、欧洲和非洲的著名研究机构共同完成。报告认为,在未来15年,约90万亿美元将投资到城市建设、农业和能源领域的基础设施。这将为世界创造前所未有的机会,实现低碳领域投资的增长,从而为就业、医疗、企业生产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带来多重效益。报告还提出了包含10个政策建议要点的《全球行动计划》,旨在实现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知识,就实现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提出合理建议。
2017-11-02更新 | 96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体育赛事红红火火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乡村交通、移动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体育赛事的举办红红火火。贵州榕江县的“村超”、台盘村的“村BA”,海南文昌的“村排”……这些最初由村民主动出资、自发组织并积极参与的乡村体育赛事,现在不仅得到了多方支持,还借助无人机航拍和网络传播,逐渐发展为声名远播的运动盛宴,也成为乡村生机与活力的缩影。

◎乡村体育赛事长长久久

乡村体育赛事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打造了旅游新名片,为乡村振兴助力赋能。某县县长说:“我们受此启发,将进一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完善配套设施,推动农、文、旅、体融合发展,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对于赛事举办地而言,要让赛时的“红红火火”走向“长长久久”,既需要补短板,如完善灯光、遮雨棚、卫生、安全等配套基础设施,也需要充分挖掘地方特色,不断优化环境,提升游客体验,将乡村体育赛事的流量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增量。

(1)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说明驱动乡村体育赛事火热发展的因素。
(2)如何将乡村体育赛事的流量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增量?请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23-11-16更新 | 93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N市近年来加快推进“数字乡村”战略,有效解锁乡村振兴新“密码”,辖区内涌现出一批数字乡村建设典型案例。

“数字乡村”实践案例

A乡村

推进网络基础设施、信息消费服务均等化,开通“党建+村企社融合发展服务平台”,直播民生政策解读、典型案例释法、社保与就业服务等内容,打通服务落地“最后一公里”。

B乡村

打造智慧农业,依托“掌上瓜农”应用场景,成功链接国内48个优质西瓜生产基地,实现农资购买“一站配送”,技术支持“一键到户”,品牌建设“一体推广”。

C乡村

践行“两山”理念,与京东、阿里云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加强合作,打造绿色低碳农业,畅通供需循环,形成了农产品品质高、消费者满意、农户收益更高的正循环。

(1)结合材料,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角度,阐述N市“数字乡村”实践蕴含的哲学道理。
(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请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提两点建议。
2023-10-19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