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封建制生产关系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8 题号:9214577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皮日休在《橡媪叹》中描述:“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趟。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作者意在强调在封建社会(     
A.铁制农具的使用,提高了耕作技术B.国家形态的出现,产生官民间矛盾
C.地租收取的加剧,盘剥愈变本加厉D.帝王君主的统治,钳制人民的思想
2023-11-29更新 | 8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人类摆脱了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这种进步性表现在(     
①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       
②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③水利事业有了较大发展       
④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2-13更新 | 14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人类社会发展理论,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①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奴隶社会——广泛使用大机器生产,出现社会分工
③封建社会——相比奴隶,农民能比较自主地劳动
④资本主义——劳动者成为没有人身自由的雇佣工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26更新 | 1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