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劳动与经营 > 新时代的劳动者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 题号:92957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大学毕业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突出,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的原因,一是就业结构不合理。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人才非常多,而西部欠发达地区缺乏人才,又留不住人才。二是就业市场不完善。一些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一些地方对本地生源的毕业生大开绿灯,对外地毕业生则加各种条件限制。三是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低学历毕业生可以做的事,非要高学历毕业生,影响充分就业。四是一些用人单位只看重工作经验,不想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花时间。五是大学生本身的素质有待提高。有的学生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动手、适应能力都强,但是学习成绩差,与用人单位失之交臂。


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某校高一(2)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就劳动者就业问题展开了探究性学习,搜集到以下信息材料:
材料一       近4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单位:万人)
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
680699727750

【注】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在900万个左右,每年新增就业人员约1 000万左右。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1.7亿~2.1亿人。2012年~2013年约有230万人没找到工作, 2013~2015年还有300万大学毕业生等待就业,2016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为756万人,被冠以 “更难就业季”称号。
(1)假如你参与了探究活动,试概括信息一所包含的主要信息。
材料二     制约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几大因素
观念因素---------93%的大学生不选择毕业后创业;区域因素---------78%的大学生不愿意毕业后去西部就业;能力因素---------55%的大学生素质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信息因素----------29%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就业信息。
(2)结合信息一、信息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017-12-15更新 | 26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 某校高一(2)班学生围绕“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成立探究学习小组,通过实地走访、网上查阅资料等途径收集到以下信息。
材料一:G县劳动力市场近期需求情况(单位:人)

电脑操作人员
外语人才
一线技术人员
一线生产工人
需求
112
105
267
2287
报名
850
668
1765
6783

材料二:在人才市场走访时,他们了解到,G县需勤杂工200人,但报名的只有85人。一位下岗失业的青年女工这样议论:“我没有技术,干勤杂工既没有面子,又没有意义,就在家等机会吧。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为G县政府解决劳动者就业再就业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2016-12-12更新 | 11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在经历疫情后我国经济重回发展正轨的关键之年,扩大消费仍然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调查显示,受疫情影响,低收入、低资产群体和自由职业群体的工资性收入下滑最严重;疫情的反复也刺激了民众心理变化,收入波动、看病贵、养老贵、上学贵等多重因素助推“预防性储蓄”的增长;经济正常化节奏的不确定性,使供给端复产的节奏难以把握,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动力弱,无法有效对接居民多层次、多样化、高质量的消费需要。同时,随着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线上线下消费模式加快融合,又为消费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此外,社会信用体系、市场监管条例、消费者维权机制的不健全,一定程度降低了居民的消费意愿。若要让经济早日重回正轨,仍需打好促消费“组合拳”,让人们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消费是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让人们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2021-12-25更新 | 1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