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的继承 >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态度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2 题号:9397414

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大力推进“非遗+扶贫”,通过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真金白银,闯出一条以特色文化造血的脱贫之路。德昂族青年赵腊退克服困难学会濒临失传的酸茶制作技艺,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用自己的双手摆脱了贫困,还带动村民致富。放眼全国,许多文化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通过擦亮文化的“金名片”,增强了致富的内生动力,实现了扶贫就业、非遗保护、文化振兴的多赢。


(1)文化脱贫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请你就推动文化扶贫的新路径提两条建议。
(2)从“联系的多样性”的角度说明文化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是如何脱贫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贵州,一个多民族共同居住的省份,有“文化千岛”之称。侗族大歌、水族马尾绣、蜡染技艺、银饰制作技艺、苗族祭鼓节、彝族火把节等非遗文化闻名全国。

在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中,贵州各地立足于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努力探索传承和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麻江县龙山镇河坝村是瑶族聚居村落,村民世代都传承着枫香印染的非遗技艺,当地政府通过政策、资金支持、人才培养,引导当地青年就地创业,将非遗技艺与现代元素现代潮流有机结合,大胆创新,开发特色服装、饰品等产品,将产品推出国门,让非遗技艺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贵州省遵义市乌江寨将非遗传承核心区打造成旅游体验地,让中国百余名非遗传承人汇聚在乌江寨,集中展示60余个非遗项目,为游客带来一场非遗盛宴,实现非遗与旅游宽领域、深层次、高质量融合发展,走出了“非遗+旅游”的融合发展之路;黄平县、丹寨县依托泥哨、刺绣、蜡染等丰富的非遗资源,探索开发系列受学生欢迎的研学课程,让学生“零距离”体验非遗文化,感受非遗魅力。如今“非遗+产业”“非遗+旅游”“非遗+研学”等“非遗+”模式,不仅激发了传统文化新活力,也让贵州文化火爆出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非遗,让多彩贵州更出彩!

(1)结合材料,分析贵州各地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推动非遗文化的转化与创新的。
(2)“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4-04-25更新 | 9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十二生肖源于中国,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公元一世纪,中国人就以十二生肖来纪年。十二生肖既反映了中国的风土人情,又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同时,十二生肖也随着算命术的盛行而在民间流传不衰,民间把生肖与人的性格、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与西方的十二星座说相似。
2014年,是中国农历马年。“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一切” 等“马上体”立刻成为网络热词。有不少人包括不少中学生在热衷于推算自己马年的运势,希望马年好运相伴。某校高三(6)同学就此展开讨论。同学甲认为:“属相、星座确实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格、运势,不得不信。”同学乙则认为:“人的命运与属相、星座等外在因素没有任何关系,改变自身命运完全靠主观努力。”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我国生肖文化的认识。
2019-01-30更新 | 3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要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当前,不同思想文化观点交流交融交锋,互联网等新的信息传播渠道迅速发展,需要以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立德铸魂,结合乡土资源,从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中吸取智慧和营养,不断探索学校教育新的“打开方式”,使之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如同一颗种子,种在年轻一代的心中。


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对青少年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2021-02-05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