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 大众传媒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 题号:1231904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要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当前,不同思想文化观点交流交融交锋,互联网等新的信息传播渠道迅速发展,需要以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立德铸魂,结合乡土资源,从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中吸取智慧和营养,不断探索学校教育新的“打开方式”,使之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如同一颗种子,种在年轻一代的心中。


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对青少年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带一路”既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某校高二 (2)班同学围绕“四川省如何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展开讨论,提出了建议(见表)。列出与各建议相对应的《文化生活》依据。①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
②建设国际认知度搞得文化网络平台:
③注入时代精神,采用动漫、微电影等流行方式,讲好四川故事:
④积极参与中国政府与沿线国家互办的文化年、艺术节、电影周等活动:
2017-11-18更新 | 9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新华社倾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写下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中国答卷”。充分运用云计算、移动直播、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提升采编能力。推出直播新闻、可视化新闻、机器人新闻等读者喜闻乐见的移动新闻产品,在传播中抢得先机。做大做强新华网后,又开辟微博微信账号、海外社交平台账号和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把新华社打造成新媒体领域发挥主导作用的“网上通讯社”。打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人才使用通道,推动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主持人向全媒记者、全媒编辑、全媒管理人才转型,开办原创栏目,培育品牌公号,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网红”。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新华社写下的“成功答卷”对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启示。
2019-05-09更新 | 39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记》有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中央电视总台创作的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播出后,引发全社会热情点赞,好评如潮。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精心设计“原声微视频”“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访谈”“互动问答”“经典诵读”六个环节,以生动的形式、易懂的表达,为“高大上”的精神赋予接地气的载体,推动了先进精神的广泛传播。

节目第二集《治国有常民为本》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使用的“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典故,解读了“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人心向背决定着执政党的生死存亡”等重要论述,显示了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中“人民”这两个字的分量,展现了习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中对古代仁政思想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节目《平“语”近人》引发全社会热情点赞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人民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的哲学依据。
(3)习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是对古代仁政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请为如何培育新时代青年学生创新精神提出三条可行性建议。
2019-02-26更新 | 5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