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0 题号:9522861
由于恒星内部核聚变的向外辐射压和质量有关系,为了能够维持平衡,恒星的质量不是可以无限上升的。科学家认为恒星的质量上限不会超过太阳质量的150倍,当科学家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理论的时候,天文望远镜在宇宙中发现了更大的恒星,它的质量远远超过了太阳质量的150倍,颠覆了人类的认知。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B.真理是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D.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才能成为绝对真理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科研人员经过研究称,在睡眠过程中使用闪光灯有助于调节人体内部的生物钟,并且推迟次日夜晚的疲惫感。科学家们希望借助这种方法能够治愈人们在长途旅行中由于时差关系产生的各种不适。可见
①科学手段可以改变人体运行规律                            ②认识的真正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③人们通过实践获得关于事物的认识                         ④科学家推动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2016-11-26更新 | 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要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提升了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研学旅行的理由是(     
①获得正确认识的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②研学旅行能促进学生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
③研学旅行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学生可在研学旅行的亲身实践中学习和验证书本知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5-20更新 | 13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第122254次实验!2023年4月12日21时,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对探索未来的聚变堆前沿物理问题,提升核聚变能源经济性、可行性,加快实现聚变发电具有重要意义。材料表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正确意识能有效改造世界
②真理性的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会不断被推翻和超越
③实践提供了完备的认识工具,有利于促进认识发展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07更新 | 10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