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 政府:国家行政机关 > 建设服务型政府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20 题号:965845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2018年以来,北京市坚持党建引领,把“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列为全市“1号改革课题",让最了解群众诉求的街乡基层一线,发出解决问题的集合令,只要发现问题,基层街道党工委一声哨响,工商、城管、食药监等部门的执法力量,就同时下沉到基层一线,明确责任,综合执法。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各部门处理好不好、快不快,街道就可以直接给他们打分作为考核评价。新的管理体制,带来的是城市管理效能不断提高。2018年1到7月,北京市16个区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共接报各类案件348.2万件,解决率达到93.83%,满意率达2.51%。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北京吹哨报到"给我国政府在超大城市和基层治理中的启示。
2019·全国·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1】深圳,中国经济特区的叙事起点,改革开放的时代地标。40年过去,这座城市酝酿出一个冰消雪融的春天,书写了一幕华美蝶变的传奇,为中国改革开放“种”出了硕果累累的试验田。

◆顶层设计,绘写民生画卷

近日,《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印发。《方案》明确提出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重要任务,要求强化法治保障,建立健全与综合改革试点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政策调整机制;《方案》要求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出发,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经济特区发展的创新创造活力;《方案》要求把提高发展平衡性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推动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1)请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解读《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内容。

◆创造奇迹,展现城市魅力

深圳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创造了伟大奇迹,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建设规律的认识,改革开放初期,每当经济发处于关键时刻,我们党总能通过改革破除体制机制积弊,为经济发展释放制度红利,这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论。

深圳是一个敢为人先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成长迅速;政府率先推进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制度改革;逐步实现了所有政务服务事项100%进驻网上办事平台,真正做到了“一网通办”“全城可办”,与此同时,深圳已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构建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深圳还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不仅科技发达,而且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不仅传承着传统的茶文化、书画文化等,还汇聚了富含文学、美术、餐饮、音乐各种元素的世界文化。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深圳特区改革为经济发展释放了哪些制度红利?
(3)某同学应邀参加一场青少年交流活动,拟以“深圳特区40年成功的密码”为题进行演讲。请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知识,帮助该同学续写演讲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论据充分;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字数250字左右
深圳特区40年成功的密码
各位朋友: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城市始终见证着这个古老国度的历史沧桑。40年来,深圳从中国改革开放的探路者”发展为新时代的“示范区”,书写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罕有的奇迹。深圳特区40年成功的密码是什么呢?
40年来,深圳不断进发着改革创新的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年来,深圳时刻展示出开放包容的魅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1-14更新 | 22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数据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是新的基础设施。

材料一进入2018年9月以来,湖南、山东、辽宁、海南、福建等省的机构改革方案已获通过,其中山东、福建等省新成立了大数据管理局。而新设立的大数据管理局,能切实打破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孤岛”。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效率,而且能够帮助相关部门提升现代治理能力。一旦数据完全互联互通,则政府目前所提供的所有公共服务,99%都可以在线上办理。

材料二虽然目前部分地方机构改革中成立了大数据管理局,但我国众多企业在顺应潮流进军大数据领域过程中,仍面临着众多制约因素。如“大数据”领域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标准,“大数据”复合型人才匮乏,“大数据”产品和服务开发能力欠缺,还有些外国政府和企业利用其技术优势威胁我国数据信息安全。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分析大数据管理局的设立对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二,为我国政府在推动企业进军大数据领域应如何作为提出相关建议(至少写两条)。
2018-12-26更新 | 50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10月9日,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在2019年世界邮政日表示,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五年世界第一,形成了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多元共存、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近几年,受益于网购电商的迅猛发展以及《快递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实施,我国快递行业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几年前,快递业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有些城市不允许快递存在,理由是影响市容整洁,快递员骑的摩的也不允许停放。针对快递行业存在的问题,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包容审慎原则对快递等新业态实施监管服务,释放了快递业的发展活力。李克强总理指出,对于任何新生事物,应尽量秉持“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不能一上来就“管死”!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快递行业高速增长的原因。
(2)运用认识论知识,阐述为什么对待新业态要有“包容审慎”的态度。
(3)运用经济、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对新业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的意义。
2020-04-21更新 | 2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