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的继承 >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15 题号:989354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着数万,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道无车舟,万巷空寂。南山镇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数万以抗之,政者,医者,兵者,扛鼎逆行勇战矣。华南海鲜市场里“野味”携带的病毒传染给了人,又变成人传人,迅速席卷全国,武汉封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笼罩31个省市,各地封城封村。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防疫形势,武汉市决定建造“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中华传统医学医理讲肺五行属金,火能克金,火神能驱瘟神;中国民俗文化认为雷神惩罚邪恶;中国道教也有“雷火驱瘟”说法。火神雷神后加山,山为《易经》八卦中艮卦,艮为止,为停,寓意止住瘟疫。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工期约10天,它所集中体现的中国精神再次震惊世界。当前,全国上下防控新冠病毒如火如荼,科学精准施策,雷火相合驱瘟,防控疫情的设施更为完备,战胜疫情的精神更加高昂,防控必胜的信心更加坚定,打赢防疫攻坚战更是指日可待!

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凸显了我国生物安全形势的急迫性。战“疫”之下,生物安全立法急需加快补齐短板。2019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生物安全法草案进行了初审。2020年2月14日,习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会议上强调,要认真评估《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的修改完善,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1)有观点认为,疫情只需科学精准施策,搞“火神山”“雷神山”这些传统落后的东西对战胜疫情没有意义。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该观点。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谈谈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作用。
(3)春暖花开时,古人有“劝君莫食三春鱼,万千鱼仔在腹中”,“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的说法。地球是个大家园,现代人更需要培养生态道德。请你为保护野生动物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旨鲜明,每条不过16字。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央视纪录片走红,从《舌尖上的中国》,到《我在故宫修文物》,让观众通过纪录片了解到很多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
材料一:《我在故宫修文物》重点记录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等领域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片中第一次完整呈现世界顶级的中国文物修复过程和技术,展现文物的原始状态和收藏状态;第一次通过对文物修复领域“庙堂”与“江湖”互动,展现传统中国四大阶层“士农工商”中唯一传承有序的“工”的阶层的传承密码,以及他们的信仰与变革。
材料二: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对传统文化的表现,还是汲汲于卷轴、瓷器、昆曲、武术等各种符号。如果历史只停留在零散的、呆板的符号上,那将会使传统文化失去持续生长的内在力量。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与“现代相遇”,向新一代的年轻人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器物之美、精神之美、价值之美,才能使中华文化不被来势汹汹的“日风”“韩流”“美剧”所淹没。
材料三:某校为了让国学文化与“现代相遇”,将国学文化的内涵与当代青少年人格培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利用经典诗词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收到了极佳的效果。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一纪录片对文化传承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三,运用“树立创新意识”的知识,谈谈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相遇?
(3)有人在网上推荐《我在故宫修文物》时说到:“这部纪录片最让人感动的是‘匠人精神’,最顶尖的文物修复专家几十年如一日,从事着一份伟大又平凡的事业,而社会的发展需要无数个具有匠人精神的普通人。”请你推荐一部文艺作品(如影视、书籍、戏曲),并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两个推荐的理由。
2020-10-16更新 | 907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中华饮食文化载体的中国菜,其魅力在于那些“盐少许”“普油少许”的捉摸不定,“大火爆炒”“小火慢炖”的神秘火候,“不同厨师能炒出不同鱼香肉丝”的个性万般变化。伴随快节奏的社会,中餐快消连销模式兴起:去厨师化、出餐快、成本低,甚至无明火。早在20多年前,中央厨房概念兴起,流水线上生产出大量口味统一、快餐化的预制菜、料理包,通过冷链送到天南地北,简单加热便能摆.上餐桌,其低价、便捷,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可以预见,凭借着中国烹饪深厚的底蕴,我们完全能够研制出具有中国特色、为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中式菜品,扩大中餐在世界饮食舞台的影响力。


(1)有人认为,中餐的快餐化更有利于其发展。结合材料并运用一分为二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扩大中餐在世界饮食舞台的影响力,我们需要传承中华优秀饮食文化。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知识说明理由。
(3)扩大中餐在世界饮食舞台的影响力,请你拟两条宣传标语。
2022-04-22更新 | 100次组卷
主观题-辨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传统民本思想论述节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孟子·尽心下》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唐太宗《贞观政要·君道》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

——谭嗣同《仁学》

专家点评:传统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具有时代局限性,统治阶级运用民本思想的目的是“治民”“驭民”。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邓小平同志指出,“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是全党想事情、做工作对不对好不好的基本尺度”。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并指出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专家点评: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是立足中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其内涵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


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请运用哲学有关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要求:(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1-12-26更新 | 1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