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 邮政和通讯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0 题号:5286249
晚清出版的《格致汇编》记载:“(上海)租界之内,中外大行家,以及办公事处,皆有此器以通消息,更于各马路间设立此器,以便通报火灾及报捕等要事。”该记载反映出近代上海
A.最早架设有线电报线路
B.有线电报得到普遍应用
C.已经建成近代电讯网络
D.利用电话进行信息传输
【知识点】 邮政和通讯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清朝晚期,北京地区流行一首竹枝词:“百尺高竿竖道边,千里邮音片刻传。若使中间铜线断,机关虽密亦徒然。”这段材料适于研究
A.电信设施的发展B.习俗风尚的变革
C.交通工具的更新D.居室建筑的演进
2020-12-03更新 | 17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19世纪70年代《申报》有载:“有洋商连那士,于上海浦江之东,排列木椿,相去各三丈余,入土深四五尺,上用铁链牵连,直至吴淞江而止,名曰通标,…不及百里而需资已经累万,然则欲成大功者,固不可以惜小费也。”文中所提“通标”指的是
A.公共汽车B.有轨电车C.有线电报D.铁路
2021-12-17更新 | 8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晚清民初的竹枝词体制短小,文字浅显、通俗易懂,展现了中国人面对新生事物的所见所闻。如“万里语言同一室,华洋消息往来便。”描述的是(       
A.报纸B.电报C.电影D.广播
2016-11-27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