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含义及兴起的背景、目的和代表人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 题号:5831548
李鸿章致郭嵩焘的信中写道:“曾竭晤恭邸,极陈铁路利益.......文人学士动以崇尚异端、光怪陆离见责。”这主要反映了
A.经济近代化与思想近代化脱节
B.李鸿章与文人学士为敌
C.单纯改良方式不适合近代中国
D.晚清时期文人相轻严重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蒋廷黻先生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咸丰六年的《天津条约》和十年的《北京条约》,条款虽很多,主要的是北京驻使和长江通商。历史上的意义不外从此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要密切了。这种关系同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奕䜣与文祥绝不转头回看,留恋那已去不复回的闭关时代。”他意在强调条约的签订
A.导致外国势力发展到北京
B.开启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C.激起了清政府的自强运动
D.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2019-08-12更新 | 23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加试题】“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洋布、洋米而外,洋铁最为大宗。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此内容最有可能出自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郑观应的《盛世危言》
C.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D.张之洞的《筹设炼铁厂折》
2019-01-15更新 | 7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有人评价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依然遵循着百余年前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路径,这种评价
A.肯定传统文化本位主义
B.肯定洋务运动制度变革的示范意义
C.是评价历史的基本方法
D.忽略了先进制度对推进变革的作用
2019-05-22更新 | 5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