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时训练 第五章过关检测卷(A)
全国 高一 单元测试 2021-06-16 25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人文地理、选修地理、区域发展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读人口增长与环境问题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①②所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①为生物多样性减少;②为环境污染B.①为环境污染;②为资源短缺
C.①为生态破坏;②为生物多样性减少D.①为生态破坏;②为环境污染
2.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保持零增长,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规模,成为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
C.人口增长必然会带来环境问题
D.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口问题
2019-06-05更新 | 146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读人地关系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环境问题中,发生在①环节的是(     
A.水土流失B.大气污染C.地震D.旱涝灾害
4.下列属于人类与环境对立的做法是(     
A.洞庭湖的围湖造田
B.我国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
C.建设工人防护林
D.为改善交通修建立交桥和地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崇明东滩位于上海市崇明岛最东端,长江入海口处。崇明东滩主要分布有3种典型植被群落:藨草群落、芦苇群落和互花米草群落。互花米草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成功引入的外来植物,该植物植株高大茂密,抗逆性(抗逆性是指植物具有的抵抗不利环境的某些性状,如抗寒、抗旱、抗盐、抗病虫害等)强,扩散快。下图为1980—2010年崇明东滩三种典型植被群落面积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5.材料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生物多样性增加B.生物多样性减少
C.围海造陆D.海岸受到侵蚀
6.互花米草的抗逆性主要表现在
A.抗寒B.抗旱C.抗盐D.抗病虫害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下图为我国塔里木河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塔里木河北部山地盛产名贵的药材——雪莲,近年来却很难见到,最主要的原因是
A.物种退化B.过度采摘,生存环境变化
C.酸雨危害D.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降水减少
8.受传统发展模式的影响,图中河流所在流域在农牧业生产过程中最易出现的环境问题为
A.地面沉降B.水土流失C.森林减少D.土地荒漠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我国政府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和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9.我国政府进一步明确节能减排目标的原因是
①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②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③经济增长过快,资源全面枯竭④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均资源短缺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0.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应采取的措施是
A.压缩生产规模B.倡导循环经济C.减少资源开发D.控制人口数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含铝矿物和煤炭同时沉积形成高铝煤炭资源,内蒙古准格尔煤田就属于高铝煤田。下图为高铝煤炭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图示产业链中电解铝厂建立的优势条件主要有(  )
A.劳动力丰富B.科技发达
C.能源充足D.交通便利
12.建立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主要意义有(  )
A.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B.带动煤矿发展
C.降低运费和劳动力的成本
D.减少粉尘和酸性气体排放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乙醇被称为“绿色燃料”。据统计,每生产1吨燃料乙醇,需耗用7.5吨甘薯,同时产生12.44吨酒糟、0.75吨二氧化碳和0.004吨杂醇油等。下图为燃料乙醇生产联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燃料乙醇的生产属于(     
A.动力指向型工业B.技术指向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D.市场导向型工业
14.图示产业联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②有利于物质的循环利用
③提高了甘薯种植技术水平④减少了化石燃料的消耗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近年,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循环经济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读复合型循环经济基本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示循环经济模式适合大面积推广的省级行政区是(     
A.黑B.琼C.鄂D.新
16.下列关于图示循环经济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降低了产业对资源的依赖②生物质发电解决了工业生产用电需求③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壤肥力④第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06-17更新 | 3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时训练 第五章过关检测卷(A)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生态农业园区结构示意图”。


回答下列题。

17.生态农业将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地循环利用,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
A.沼气池、鱼塘、果园B.鱼塘、沼气池、果园
C.沼气池、果园、鱼塘D.鱼塘、果园、沼气池
18.该地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对当地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
①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减少环境问题
②减轻水土流失和土地盐渍化现象
③增加就业机会
④增加农民收入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浙江东南部青田县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形成了独特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A.修建温室,改善热量B.推进规模化生产
C.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D.兴修排部水利设施
20.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     
A.有利于保护环境B.能灵活适应市场C.农产品类型多样D.提高了生产效率
2021-07-11更新 | 453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基础性检测考试地理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名校
21. 下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描述我国可持续发展区域的空间分布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地区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有____________。
综合题 | 较易(0.85)
名校
22. 阅读下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资料表明,全球约有30%的土地因人类活动而产生退化,每年流失土壤201亿吨。全世界每年在运输过程中遗撒到海洋中的石油高达1000多万吨,重金属数百万吨,还有很多的各种垃圾。较20世纪初期增加了25%;与此同时,空气中的颗粒物质、CO2、CO和硫化氢等污染物也在不断大量增加。全世界的森林面积在以每年约17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平均每天有140种生物灭绝。

(1)分析说明图中下列字母反映的环境问题: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我国和世界土地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

(3)我国北方春季常出现沙尘暴天气,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和________;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正在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4)世界和我国均有大面积地区形成酸雨,其主要原因有(       )

A.工业排放废气       B.汽车排放尾气

C.建筑工地扬尘       D.家庭炉灶

(5)当前世界森林面积正在不断减少,减少速度最快的森林类型是__________,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

综合题 | 较易(0.85)
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是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其中各曲线表示劳动力、土地、技术、资本因素。


材料二:近年,随着全球环境危机加剧,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并且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认同。节能减排也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


(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__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____
(2)生态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此阶段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____
(3)推行低碳经济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
(4)根据公平性原则,推行低碳经济,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试分析原因____
综合题 | 适中(0.65)

24. 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材料二:漫画《“断指”还是“成功”》

(1)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用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2)对于材料二漫画《“断指”还是“成功”》,有人这样认为:“虽然断其三指,但是新苗仍然可以茁壮成长”,你同意这种发展方式吗?为什么?

2018-12-19更新 | 164次组卷 | 3卷引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考点专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人文地理、选修地理、区域发展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0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2
选修地理
3
区域发展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94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旧选修)题组
3-40.85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题组
5-60.65环境问题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单题
7-80.65农业区位因素  荒漠化的含义、类型与分布题组
9-100.85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单题
11-120.65工业区位因素  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山西省能源的综合利用单题
13-140.655种工业指向类型及举例  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题组
15-160.65农业区位因素  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单题
17-180.65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单题
19-200.85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题组
二、综合题
210.85荒漠化的含义、类型与分布  荒漠化的原因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旧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旧选修)
220.85环境问题  环境与环境问题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
230.85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40.65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