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4-201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吉林 高一 期中 2014-11-17 29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中国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人文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 读下图所示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此时北京地方时为10时44分。这一天中( )
A.北极圈日落时间为12时
B.北回归线日落时间为0时
C.南回归线日落时间比赤道早
D.日出时间南极圈上和北极圈上相同
2016-11-26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2. 读下图,自然带①出现在南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这种分布属于(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现象
B.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现象
C.垂直地域分异现象
D.非地带性现象
2016-11-26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读世界植被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3.上图中,图例所示的植被类型是(   )
A.森林B.草原
C.沼泽D.荒漠
4.图中a、b两种植被类型,分别体现了(   )
A.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B.a—垂直地带性 b—非地带性
C.a—非地带性 b—垂直地带性
D.a—经度地带性 b—纬度地带性
5.a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其分布面积最大的是(   )
A.亚欧大陆B.非洲大陆
C.澳大利亚大陆D.美洲大陆
6.b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7.关于a、b两处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洋流向东南流,b洋流上升B.a洋流向西北流,b洋流下降
C.a洋流向西北流,b洋流上升D.a洋流向东南流,b洋流下降
8.M地沿海海域因( )
A.上升补偿流形成大渔场
B.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C.拉布拉多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D.加那利寒流与南赤道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9.M处的气候类型及影响该气候向低纬延伸的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A.热带雨林气候——南赤道暖流B.地中海气候——西风
C.热带沙漠气候——秘鲁寒流D.温带海洋性气候——山脉阻挡
2016-11-26更新 | 621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东汶上二中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模块检测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读下图,完成下列题。

11.图示地区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A.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B.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C.全年降水少,冬夏温差大
D.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12.对图中河流水文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无结冰期
B.流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小
D.夏季汛期长
2016-11-26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图中,能够正确表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天气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16-11-26更新 | 211次组卷 | 5卷引用:2011-2012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4. 下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A.甲—乙—丁—丙—甲
B.丁—丙—甲—乙—丁
C.乙—甲—丙—乙
D.乙—甲—丙—丁—乙
2016-11-26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5. 下图中可以表示影响我国夏季风的箭头是(  )
A.①B.④C.⑤D.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 )
A.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读“某地区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7.图中甲天气系统正在南撤,此日最可能在
A.2月B.4月C.5月D.10月
18.关于此日下列地区天气状况的叙述,最可能的是
A.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炎热干燥B.菲律宾群岛北部地区阴雨连绵
C.我国南海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D.我国台湾岛盛行西北风
2016-11-27更新 | 100次组卷 | 6卷引用:2011届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下图为某局部地区的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19.与图示地形特征较为符合的是(   )
A.白头山天池B.珠穆朗玛峰
C.四川盆地D.云贵高原
20.该地区最主要的地质灾害是(   )
A.火山喷发B.地震
C.滑坡D.泥石流
2016-11-26更新 | 33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2013学年辽宁朝阳柳城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21. 图中,a为晨昏线,X可观测到日落,M为a线最北点,该日M点的纬度为一年中的最低值;b为纬线,N为b纬线上的一点,M、N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差为90°,读图回答若此刻北京时间为19时,则M点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
A.165°W,66°34'NB.15°E,66°34'N
C.165°W,66°34'SD.15°E,66°34'S
2016-11-26更新 | 6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2. 地球上,一年中每天正午日影总是朝南的地方是( )
A.南北回归线之间B.南北回归线至南北极圈之间
C.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D.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
2016-11-26更新 | 179次组卷 | 4卷引用:2012-2013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大洋一号”第22航次自2010年12月8日从广州启航,历时369天,经历了9个航段,航程64162海里,于2011年11月1日上午9:30返回青岛,完成我国最大规模环球大洋科考,下图为此次科考的路线示意。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3.从图中的萨尔瓦多看开普敦,方位与距离组合最接近的是
A.西南,6000千米B.西北,10000千米
C.东南,6000千米D.东南,10000千米
24.“大洋一号”航行期间
A.途经南海时,逆风逆水
B.北太平洋航段内,表层海水的温度越来越高
C.在巴西萨尔瓦多港(5月19日靠岸)停留期间,昼越来越长
D.在开普敦(1月18日靠岸)停留期间,船员面朝西南方向欣赏日落美景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下图中Q点为极点,两圆圈为纬线圈,某一极地考察队从图中O地向西北方向出发,到达P地时,P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且P点位于晨昏线上。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5.该考察船到达P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A.5月初B.7月初C.1O月初D.11月初
26.此时,北京时间为
A.5时B.11时C.17时D.23时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
A.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
C.E、F合为岩石圈
D.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
28.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A.下地幔B.图中D层C.图中G层D.软流层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一个旅游团从广州出发飞越浩瀚的太平洋到美国观光。判断以下行程中发生的地理事件。完成问题。
29.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中部时,由于时差的缘故,空姐要求旅客把自己的手表(     
A.调快 1 小时B.调慢 1 小时C.调快 24 小时D.调慢 24 小时
30.到达美国后,酒店大堂悬挂着三个大钟(如图所示),这时北京时间可能为 (     
A.5 时B.8 时C.16 时D.21 时
31.从广州往返美国(航线不变),旅客发现去程时间短,返程时间较长,这可能是因为(     
A.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的缘故
B.受东北信风影响的缘故
C.受高空西风影响缘故
D.受时差影响的缘故
2016-11-26更新 | 654次组卷 | 5卷引用:2010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2009年3月28日,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展开。从斐济开始,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中国等国的城市率先熄灯,欧洲、美洲等国的城市紧随其后。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0点30分至21点30分这一个小时里,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
材料2:几个主要城市的经纬度位置。

(1)当新西兰和斐济开始此活动时,北京时间是______,图中5个城市中最接近正午的是________
(2)关于以上5个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5个城市均在大陆西岸
B.伦敦与雅典的气候特征一致
C.雅典和惠灵顿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相近
D.莫斯科与旧金山昼夜长短变化一致

(3)当惠灵顿开始此活动时,家住伦敦的珍妮观察到太阳方位与下图大致相符的点是 (       )

A.①B.②C.③D.④

(4)惠灵顿开始此活动时,位于东半球和昼半球且昼夜等长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
(5)全球开展“熄灯一小时”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2016-11-26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综合题 | 较易(0.85)
33. 读“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交换的一般情况看,图中各代号表示的物质分别是: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
⑥_________,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⑨_________,⑩_________。
(2)⑥和⑦的交换是通过________作用进行的。
2016-11-26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三、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34. 读“亚欧大陆轮廓图”,对照四幅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月分配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填右图中气候类型代号),该气候在世界上分布于盛行_________风的地区,其气候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B地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填右图中气候类型代号),该地夏季气候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所示季节为______半球的_____季,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南极洲外,其它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右图中气候类型代号)
(5)丁气候代表的地点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__.
A.北京B.上海C.罗马D.开普敦
2016-11-26更新 | 4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四、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3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后面的思考题。

实验报告

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

实验步骤:

(1)在室外安全、无风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再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

(2)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再从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


(1)下图是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示意图。

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热量差异→________→同一水平面上的________→大气________→热力环流。
(2)若下图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则用实线表示出纸屑点燃后的变化。

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规律是:低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高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
(3)上图中纸屑点燃后一段时间,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由此也可总结:不同海拔上气压(分布的规律)_______。
(4)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请说出一个生活实例。
2019-11-12更新 | 113次组卷 | 4卷引用:2014-201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36. 临沂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_。
(2)如图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__________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所学原理分析新疆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
综合题 | 适中(0.65)
37. 下图为“30°N纬线圈和72.5°E经线”,其中30°N纬线上由10°W向西到155°E为夜半球,同时72.5°E经线上只有CD段处于夜半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简述你的判断理由________
(2)图中A地位于C地的________方向。此刻北京时间为________,30°N纬线圈上既位于夜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
(3)若该日一架飞机在B地日出时起飞,飞往A地降落,途中飞行员始终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则飞机的飞行时间是________小时,飞行员始终看到太阳位于飞机的______________方向。
2014-11-17更新 | 23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201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38. 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8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
(2)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是____,成因是____
(3)分析图示地区2008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的分布特点是____,原因是____
2023-07-13更新 | 58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1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第一学期四校联考期中考试地理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39. 读银河系简图和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共包含有______________级天体系统,其中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_
(2)在ABCD四个位置中,淮阴昼夜长短变化最快是在________位置,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40.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B、C、D、E的经度分别是: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
(2)根据图上阴影(表示夜)的位置,请你在北半球图上绘出恰当的阴影(夜)部分。
(3)当甲点是2005年某月22日16时时,乙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
2014-11-17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综合题 | 较易(0.85)
41. 该日,乙地的昼长为              
2014-11-17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综合题 | 较易(0.85)
4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9年9月14日中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场——海南航天发射场在海南省文昌市开始动工建设。文昌市位于海南省东北部,地处东经108°21′至东经111°03′,北纬19°20′至北纬20°10′之间,东、南、北三面临海。海南航天发射场是中国在低纬度滨海地区建设的首个航天发射场。下图为我国西昌和文昌卫星发射场地理位置分布比较图。

(1)试分析西昌航天发射场的优越条件。
(2)结合材料二中的信息,说明我国在海南省文昌市选址建设航天发射场的理由。
(3)试分析我国在海南建设发射场的重要意义。
2016-11-26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综合题 | 较易(0.85)
43. 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1天)与公转周期(1年)适当,使得全球能够接收适量的太阳光热。整个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约为15℃,适于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温度分别达350℃和480℃;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仅为地球的4%和1%,表面温度是-150℃和-180℃;更远的天王星、海王星的表面温度则都在-200℃以下,环境条件十分严酷。


(1)由材料可看出,生命存在应具有    ℃~    ℃之间的温度,这是液态水的温度范围。
(2)为什么水星、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温度很低?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生命的形成、发展有什么影响?
(3)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是                                                               
(4)如果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过长,对生命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中国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人文地理

试卷题型(共 3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9
综合题
1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2
中国地理
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4
人文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光照图的判读单题
20.64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单题
3-60.65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题组
7-90.6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及其分类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题组
100.94水循环的意义单题
11-120.64大气环流  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题组
130.85气旋(低压)单题
140.85单题
150.85单题
160.85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应用单题
17-180.65反气旋(高压)  气旋(低压)题组
19-200.64地图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题组
210.15晨昏线(圈)的判断  光照图的判读  地方时的定义、计算单题
220.94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单题
23-240.65经纬网定向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题组
25-260.65光照图的判读  时区的划分、计算题组
27-280.85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及相互关系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层主要特征题组
29-310.65时区的划分、计算  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和判定  近地面风与高空风的风向判断题组
340.64大气环流单题
二、综合题
320.6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地方时的定义、计算  海啸和灾难性海浪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330.85地表形态的塑造
350.65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  等压面与等压线的判读  热力环流的应用
360.65大气的受热过程  气温的时间变化
370.65经纬网定向  光照图的判读  地方时的定义、计算
380.65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  乡村的土地利用及空间结构
390.65天体系统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公转的速度
400.65光照图的判读  地方时的定义、计算
410.85光照图的判读
420.85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线速度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工业发展方向及措施  工业(区)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430.85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