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地理试题
河南 高一 阶段练习 2021-12-18 29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选修地理、人文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玉兔号是中国首辆月球车,与着陆器共同组成嫦娥三号探测器。2013年12月15日23时45分,玉兔号完成围绕嫦娥三号旋转拍照任务,并传回照片。图为玉兔号月球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玉兔号工作的能量来源于(     
A.太阳风B.月球内能C.太阳能D.风能
2.月球车工作时,需要克服的困难是(     
①强风②弱重力③低辐射④超低温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3.球车传回照片时的信号强弱受制于(     
A.太阳辐射B.大气运动C.昼夜交替D.太阳活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三叶虫属古生节肢动物,生于海底,其种类繁多,大小不一,1cm至1m不等,寒武纪(距今5.7亿年)至奥陶纪(距今4.5亿年)最盛。下图示意三叶虫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三叶虫盛行于(     
A.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5.三叶虫盛行期(     
A.海洋中蓝藻大爆发B.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
C.陆地蕨类植物繁盛D.陆地爬行动物繁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风蚀残丘是风蚀谷经长期外力作用不断扩展,使风蚀谷之间的地面不断缩小而形成的岛状高地或孤立小丘。下图为风蚀残丘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地貌在我国较常见的地区是(     
A.内蒙古高原东部B.东北平原地区C.黄土高原地区D.塔里木盆地东部
7.该地貌的成因是(     
A.流水堆积B.风力侵蚀C.冰川堆积D.风力沉积
8.风蚀残丘的构造方向与风向(     
A.平行B.垂直C.斜交D.无法判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虎跳峡是中国最深的峡谷之一,包括上、中、下虎跳峡,其中最窄处仅30m,峡谷陡峭。下图为虎跳峡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虎跳峡的地貌类型是(     
A.流水堆积地貌B.冰川侵蚀地貌C.流水侵蚀地貌D.海浪侵蚀地貌
10.虎跳峡峡谷(     
A.河床面积小于阶地面积B.深度大于宽度
C.一般发育在河流下游D.水力资源丰富,适合水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联合对外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下图为测量队员攀登珠峰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登顶珠峰后,下列关于登山队所在大气层及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对流层-“地球生命的保护伞”B.高层大气一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C.对流层-出现电闪雷鸣、刮风下雨等天气现象D.平流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12.测量队员在从大本营攀登珠峰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些困难不包括(     
A.缺氧B.暴雨C.狂风D.低温
13.在5月27日登顶这天,珠峰大本营的最低气温是-10℃,若只考虑海拔因素,距离珠峰最近的突击营地的最低气温约是(     
A.-28.6℃B.-32.8℃C.-25.2℃D.-34.6℃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根据澳大利亚官方统计,始于2019年7月并一直延续到2020年的森林大火,其过火面积已超6.3万平方千米,造成超过2500间房屋被大火烧毁,30亿只野生动物死亡。澳大利亚官方对森林大火放任的防控态度,引发了新西兰当地居民的不满和国际环保专家的担忧。下图为澳大利亚森林火灾分布图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地理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新西兰居民不满主要是因为澳大利亚森林大火造成新西兰(     
A.人员伤亡B.空气质量下降C.野生动物死亡D.房屋被毁
15.国际环保专家担忧的原因最可能是森林大火使大气中(     
A.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B.杂质含量增加,导致全球洪涝多发
C.氧气含量减少,导致人类呼吸困难D.臭氧含量减少,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加
2021-12-17更新 | 26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某位记者在一篇新闻稿里这样写道:所有蕉树上结的果实都被蕉农用蓝色、黑色的袋子牢牢包裹着,路边的田埂上间隔堆了十几个火堆,燃起的白烟随风飘向蕉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所有蕉树上的果实都被袋子牢牢包裹,主要是为了(     
A.隔热B.防晒C.保温D.防火
17.飘向蕉地的白烟可以防御该灾害,是因为白烟使(     
A.大气逆辐射增强B.太阳辐射增强C.太阳辐射减弱D.地面辐射减弱
18.为减轻该灾害对蕉树的影响,蕉农还可以(     
①覆盖薄膜②铺设鹅卵石③蕉地灌水④喷洒农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2-17更新 | 31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尘卷风是由地面局部受热不均成的,也是在近地面大气层中产生的一种尺度很小的旋风,可以把尘土和一些细小的物体卷扬到空中,形成一个小尘柱。下图示意尘卷风的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尘卷风发生时,近地面的气压为(     
A.热高压B.冷高压C.冷低压D.热低压
20.一次尘卷风的生成过程是(     
A.近地面受热不均→近地面空气受热强烈上升→近地面热空气汇聚→冷空气下沉至近地面
B.近地面空气受热强烈上升→近地面受热不均→近地面热空气汇聚→冷空气下沉至近地面
C.近地面热空气汇聚→近地面受热不均→近地面空气受热强烈上升→冷空气下沉至近地面
D.近地面受热不均→近地面热空气汇聚→冷空气下沉至近地面→近地面空气受热强烈上升
21.下列区域中,容易发生尘卷风的是(     
①绿洲边缘②稀疏林地③雪线附近④水泥地操场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水量平衡,是指在特定区域的水循环过程中水体收入量和水体支出量大致相等的现象。我国西南某地将原始生态林改造为橡胶林后,水循环各环节的水量均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如下图),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从水量平衡的角度来看,当地将原始生态林改造为橡胶林后,地表径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量增加②灌溉量增加③下渗量减少④植被生长耗水量减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3.由原始生态林变为橡胶林,对当地地表径流产生的影响是(     
A.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弱B.泥沙挟带量减少C.水质下降D.流速变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020年7月,湖北省恩施市遭遇特大暴雨,持续性强降雨导致恩施城区清江干流水位猛涨,倒灌的河水使沿河公路被淹,两岸单位宿舍、居民楼短时间涌入大量洪水(如下图)。当地政府随即组织救援,转移受灾群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本次强降雨导致恩施城区出现严重内涝,从水循环的角度来看,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降雨强度大,地表径流汇聚快B.城区规划不合理,未设置避灾区
C.城区地表硬化率提高,透水能力减弱D.城区绿化工程设计不合理
25.为减轻城市内涝,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应该重点调控的水循环环节是(     
①水汽输送②蒸发③地表径流④下渗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的是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会呼吸”的路面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海绵城市主要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B.输送C.降水D.径流
27.海绵城市“会呼吸”的路面的主要作用是(     
A.排水B.蓄水C.渗水D.净水
2021-12-17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下图为某地河流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世界上大部分河流水体的主要来源是(     
A.湖泊水B.大气降水C.地下水D.冰川水
29.地球上的淡水主要储存在(     
A.两极和高山B.河流和湖泊C.海洋D.地下
30.在河流干流上建造大坝可能对河流下游产生的影响是(     
A.土壤肥力增加B.鱼类食物增加C.侵蚀作用减弱D.堆积作用减弱
2021-12-17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地理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石林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举世闻名。在石林广布的地表,常见雄奇的峰林、湖泊、瀑布等地貌景观,天造奇观,美不胜收。下图为云南石林景观图。



(1)指出云南石林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2)试测云南石林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3)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简述该地区有利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条件。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低层大气由多种成分构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气成分,并引发了一系列大气环境问题。下列左图为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示意图,右图为近150年来大气中CO2含量和全球气温的变化示意图。



(1)臭氧层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这是因为臭氧可以____。分析图示时段内臭氧含量的变化对地球生命造成的不利影响____
(2)简述近150年来大气中CO2含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3)近150年来,全球气温的变化特点是____,简述为减缓气温的这种变化趋势可采取的措施____
2021-12-17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地理试题
3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陆风是一日内海陆加热不均匀产生的局地次级环流,海陆风环流与大气环境的污染密切相关,对大气中污染物的稀释扩散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左图为某研究队2004年10月通过观测得到的海陆风日番禺与新垦逐时温度图(番禺站是内陆观测点,新垦站是沿海观测点),右图为番禺和新垦PM2.5浓度逐时变化图。



(1)描述番禺和新垦8:00至16:00气温的变化特点,并运用大气受热原理说明原因。
(2)在图中画出16:00至次日7:00番禺与新垦之间大气运动的示意图。
(3)结合左图,从海陆风角度分析番禺PM2.5浓度在17:00后持续升高的原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选修地理、人文地理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2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2
区域发展
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4
选修地理
5
人文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30.65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单题
4-50.65地层与地质年代  生物演化规律单题
6-80.65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风成地貌单题
9-100.65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河流地貌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单题
11-130.65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热力环流的应用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冰川地貌单题
14-150.65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旧选修)  森林及其保护(旧选修)单题
16-180.65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题组
19-210.65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  热力环流的应用单题
22-230.65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主要环节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题组
24-250.65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主要环节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单题
26-270.65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主要环节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城镇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单题
28-300.65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水资源及其分布  流域内协调发展单题
二、综合题
310.65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分布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喀斯特地貌
320.65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旧选修)  大气的组成
330.65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  热力环流的应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