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河南 高三 阶段练习 2023-12-17 11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人文地理、区域发展、中国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2022年12月28日,库布齐沙漠新能源基地(见下图)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正式开工建设,这是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开发建设的全球最大规模新能源基地项目,也是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项目,总投资超800亿元,总装机规模1600万千瓦,是打造融合“规模化新能源开发、风光火储多能互补、电力跨省外送、沙漠生态治理”四大要素的系统性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项目的“多能互补”中,最不可能有(     
A.太阳能B.煤炭C.水能D.风能
2.作为世界最大新能源基地,该项目在建设运营过程中最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A.技术过难无法继续B.投资不足项目搁浅
C.生态挑战大而暂停D.人力资源少而延误
3.该项目的建成能够(     
A.促进银川和鄂尔多斯城市发展B.实现中国“碳中和碳达峰”目标
C.改善上海和杭州大气环境质量D.推动川渝高附加值产业转移至此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2023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2022年全球有58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58亿人受到严重粮食危机影响。粮农组织的稻米价格达到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目前除大米外,国际小麦、砂糖、可可豆等价格多创历史新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造成本次全球粮食危机最可能的原因有(     
①极端灾害天气影响 ②多国粮食出口禁令 ③俄乌冲突不断推进 ④生物燃料大力推行 ⑤大米市场需求增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
5.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立足长远,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A.消除不公平贸易,落实国际援助B.稳定粮食产量,建立储备体系
C.扩大粮食种植面,促进粮食增产D.扩大粮食出口,增加经济效益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碳中和是指一定时期内通过CO2去除技术抵消人为CO2排放量,或称为CO2净零排放。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CO2,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科学家预测我国CO2排放量将在2030年达最大值,此后将会逐年下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我国2030年之前碳排放量持续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A.新能源利用率低B.工业设备落后C.人均碳排放量增加D.经济快速发展
7.我国下列区域中碳汇能力最强的是(     
A.青藏高原B.东南丘陵C.河西走廊D.山东半岛
8.2030年之后,我国实现碳中和的主要措施是(     
A.改善能源结构B.增加能源利用量C.降低人均消费D.控制人口增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