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复习题(模拟练习)地理试题
安徽 高三 阶段练习 2024-01-28 12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发展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名校
喀什河与伊犁河汇合点至霍尔果斯是新疆伊犁河干流北山区,海拔为3500~4300米。图6示意两水文站气温、降水量、径流量变化,其中甲水文站位于北山区中东部,乙水文站位于北山区中西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水文站径流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温B.植被C.地形D.降水
2.据图判断
A.甲、乙两站降水均集中在夏季B.甲站以上河段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C.甲水文站位于乙水文站的上游D.乙站附近河段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2018-07-25更新 | 135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潮土是河流沉积物受地下水运动和耕作活动影响而形成的土壤,因有夜潮现象(夜晚受表层与下层水汽的气压差影响,下层土壤空气中的水汽沿孔隙移动到表层,导致表土夜间返潮)而得名,多分布在江河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土壤腐殖质积累过程较弱,是我国主要的旱作土壤。由于人类活动或环境变化改变了土壤结构,使部分潮土的夜潮现象消失,成为无夜潮现象的潮土。在国家沃土工程中,华北中、低产潮土区多选用沸石作为土壤整治的改良剂——沸石是一种矿石,内部孔隙众多、均匀、大小固定,对板结的、质地粘重的土壤改良效果更加明显,同时,由于其有很强的吸附力和对离子、分子的吸附的选择性,常与化肥混合施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导致潮土夜潮现象发生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的日较差B.气温的年较差C.大气的稳定程度D.作物的种植方式
4.在无夜潮现象的潮土中使用沸石主要作用是(     
A.增加土壤颗粒的团粒结构B.恢复土壤的夜潮现象形成
C.提升土壤腐殖质积累水平D.提高土壤通透性与保水性
5.沸石与化肥混合施用,可以(     
A.延长土壤的供肥时间,提高肥效B.促使植物选择、吸附有用的养分
C.减少夜潮现象,防止土壤盐碱化D.吸附有害物质,减少农作物病害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由巨石垒砌而成的马丘比丘被称作“天空之城”(见下图),是保存完好的印加遗址。整个遗址位子海拔约2350米的安第斯山脊之上,两侧都有高约600米的峭壁,峭壁下则是乌鲁班巴河。古印加人没有用来进行切割与运输整块巨石的实用工具,所以,它的建造一直成谜。近年来,科学家结合卫星图像和实地测量,发现马丘比丘的地底有许多断层通过,而建筑物均沿着断层线建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马斤比丘被称为“天空之城”,与之关系最为密切是(     
A.海陆位置B.气候C.地形地势D.植被
7.马丘比丘沿断层线建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断层线附近(     
A.地基稳定B.岩石破碎,利于开采石材
C.岩性坚硬D.有地下水出露,提供水源
8.马丘比丘可能遭受的自然威胁是(     
①地震   ②滑坡、泥石流   ③河流洪涝   ④台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19更新 | 167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居住在苏门答腊岛托巴湖畔的托巴巴塔克人是现存的7支巴塔克人中最著名的一支,他们的住宅“鲁玛乔加”(如下图)有三层:下层是硬木搭建的支架,作为家畜栏;中层是竹木拼接的生活区;上层有一个倒扣的船形屋顶,屋脊为下凹的马鞍形。屋顶用竹木搭建出骨架,上面覆盖棕榈叶等纤维编织而成的草席。房屋之间也划分等级,最高级的房屋表面刻有或绘有蕴含象征意义的图案。所有的这一切都由部落中的男人们完成,以增添房屋的神圣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地崇尚自由平等B.船形屋顶可抵御寒风
C.当地降水量大,气候潮湿D.底层架空的结构更有利于保温
10.“鲁玛乔加”在样式上最接近我国的(     
A.傣族竹楼B.湘西吊脚楼C.福建土楼D.陕西窑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