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综)地理试题
四川 高三 高考真题 2010-03-12 141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地理、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人文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根据表1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表1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
省(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耕地面积(万公顷)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木材总蓄积量(亿立方米)
34.3532.51865.815.8
53.51539.1727.915.0
51.9542.4404.40.4
31.1361.0184.62.0
1.表2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川、黑、苏、陇B.苏、川、陇、黑C.黑、川、陇、苏D.陇、黑、川、苏
2.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3.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2016-11-26更新 | 1192次组卷 | 13卷引用: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综)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下图是沿36°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4.该月平均气温,图中②地高于附近地区的原因是( )
A.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
B.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
C.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
D.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
5.有关图示地区的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日较差⑤地比④地小
B.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大
C.该月等温线图上,①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
D.该月等温线图上,③地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
6.对图示纬线经过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②地与③地之间人口稠密B.③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C.③地与⑤地之间森林广布D.⑤地以东夏季高温少雨
2019-01-30更新 | 1577次组卷 | 5卷引用: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综)地理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7. 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交通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交通可以缩小时空距离。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使不同地域间相互交流,联系。实现互补。今日世界交通运输联系不仅仅局限于一国之内,而且扩大到国与国之间洲与洲之间。交通建设要受控于地理环境,亦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

昆曼公路北起中国昆明,经西双版纳进入老挝,南止于泰国曼谷,长达1850千米,有“21世纪新丝绸之路”之称。沿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显著地地域差异铸就了这条斑斓的彩带。


(1)运用所学交通运输网知识、地域差异地理知识,说明昆曼公路对四川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简述昆曼公路穿越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3)分析该区域不利自然条件对昆曼公路建设的影响,并列举两例修建该公路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2016-11-18更新 | 286次组卷 | 4卷引用: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综)地理试题

三、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读经纬网图,已知M位于赤道,N地比P 先见到日落;此刻,图中70度纬线以内为极昼,再过8小时,N地太阳高度达到当日最大。回答下题。

8.此刻,太阳直射(     
A.世界著名渔场B.世界著名油田C.暖流流经地区D.热带沙漠地区
9.图幅范围内(     
A.此刻,各地在同一日B.此刻,大部分地区是黑夜
C.此日后,各地白昼逐渐增长D.此季节,N地原野一片枯黄

四、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真题
10. 阅读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和材料二,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在秦巴山区的十堰兴建了“二汽”。厂区分布在东西长32千米,南北宽8.5千米的二十多条山沟里。1981年,以“二汽”为核心的东风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东汽”)成立。为了进一步发展,2003年9月,“东汽”总部迁至图9中乙地,标志“东汽”已全面搬迁。


(1)在图幅中部,用“==>”符号(“==>”画成3厘米左右长),表示该区域年降水量递减变化的总趋势。
(2)小冬作文中写道:“……烈日当空,我们爬上了山顶,大家惊呆了。眺望山下,湖水碧波荡漾;俯视陡崖,使人心颤汗冒。下午,更神奇了。下山途中,突然,天空滚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雨哗哗而下。不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在天空又露出了笑脸……”小冬所登山是图中我国著名的旅游名山,它的名称是 ;作文中描述的降水,按成因划分属               雨,这种类型的降水在图示区域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3)图中甲山脉多低谷、山口,形成这种地表特征的主要外力是        ;地质历史时期该山脉有多次岩浆侵入活动,由此推测该地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有          
(4)比较长江中游“地上河”(荆江河段)与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不同及其治理措施的差异。
(5)运用区位理论分析“东汽”从十堰搬迁到乙地的主要原因。
2016-12-09更新 | 10次组卷 | 2卷引用: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综)地理试题

五、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下图是亚热带亚欧大陆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1.图示区域内拥有且最突出的旅游资源是
A.瀑布飞流B.湖光山色
C.云海日出D.奇峰峡谷
12.下列四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合理的是
A.甲——育用材林B.乙——培育橡胶
C.丙——种植棉花D.丁——发展茶园
13.对图示区域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位于三角洲
B.河流与河流流向相反
C.盛夏晴朗的夜晚地常吹偏北风
D.深秋的清晨乙地比甲地更容易出现雾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地理、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人文地理

试卷题型(共 6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4
综合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地理
2
自然地理
3
世界地理
4
人文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30.65我国的资源特点  我国耕地的分布  我国林地的分布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题组
4-60.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美国  气温及影响因素题组
8-90.4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光照图的判读  地方时的定义、计算  气候的特征、分布规律题组
11-130.65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河流堆积地貌  农业区位因素  等高线地形图中地貌的观察与判断题组
二、综合题
70.94交通运输线(网)布局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00.65内力作用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