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西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山西 高二 期中 2024-05-15 4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区域发展、人文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南部,生物气候条件深受东南季风影响,土壤的水平分布同时具有沿纬度方向以及沿经度方向变化的特点。我国土壤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黑土、黑钙土、黄绵土、盐土、水稻土、红壤、砖红壤等。图示意中国不同类型土壤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非季风气候区土壤生态脆弱性的主要表现为(     
①土壤酸化②土壤风蚀严重③土地荒漠化加重④土壤过度沼泽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为保证我国南方丘陵区的可持续发展,当地适宜采取的可行性措施是(     
A.对水稻土增施化肥、农药B.加强红壤区地表植被覆盖
C.强化砖红壤区的大水漫灌D.推进黑土区退耕还林工程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森林生物量的变化反映了森林演替、人类活动以及环境变化的结果,是衡量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森林碳储量是研究森林与大气间碳交换的基本参数。下图示意陕西省碳储量及碳密度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陕西省高碳密度区主要分布于(     
A.陕北高原B.汉江沿岸C.秦巴山区D.黄河沿岸
4.研究表明,渭南市南部部分区域碳密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水源短缺B.人口密度较低
C.地形崎岖D.经济建设开发
5.为保障陕西省森林可持续发展,首先应(     
A.扩大天然林面积B.增加耕作面积
C.开展防护林工程D.种植多种果树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卡塔尔地处波斯湾沿岸,面积约1.15万平方千米,大部分国土被沙漠覆盖。该国农产品不能自给,粮食、蔬菜等主要依靠进口。1971年,该国人口为18万人。由于石油资源的开采,该国人口增长迅速,2022年统计人口为288万人,其中本地人占比为1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591454.9元(人民币),下图为卡塔尔地理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国农产品不能自给而是主要依赖进口的根本原因是(     
①经济购买力强②淡水资源严重短缺③交通便捷度高④可耕地面积较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石油的开发直接为该国发展提供了(     
A.丰富的能源资源B.完善的工业体系C.发达的科学教育D.广阔的内部需求
8.该国大规模开采石油可能导致(     
A.湖水富营养化B.水土流失加重C.飓风灾害多发D.海水污染加剧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美济岛位于中国南海的南沙群岛中东部海域,是在一个椭圆形的珊瑚环礁上通过吹填造陆形成的人工岛,因形状优美被誉为“南海之心”。其顶部全由珊瑚构成,总面积约5.66km²,有南沙罕见的大型天然避风良港,岛上建有小型机场、灯塔等设施(如图)。目前,美济岛常住人员有上百人,以军人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通过吹填造陆将美济礁改造为美济岛,主要是为了(     
A.增加海上领土面积B.彰显维护海洋权益的决心
C.获取淡水资源D.便于建设科考和军事基地
10.南海诸岛自古为我国领土,我国在南海的海洋权益不包括(     
A.禁止他国公海航行自由权B.海洋空间利用权
C.海洋生物、资源优先开采权D.国家领土自卫权
11.建设美济礁灯塔,可以(     
①提升南海助航、应急搜救能力②扩大领空权益③定位、导航,保障航行安全④改善照明条件,保障常住人员照明需求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京津冀地区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量迅速增长,已超越集中式光伏发电。光伏的寿命为25—30年,该地区光伏组件报废期即将到来,其报废量较大。下图示意京津冀地区2013—2060年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量实际值和预测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与京津地区相比,河北分布式光伏组件报废量年增长量更大,主要是因为(     
①装机量较大②天气变化大③地形环境复杂④维护难度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3.为有效减轻光伏废弃物处理压力,京津冀地区应(     
①加强资源回收利用②减少分布式光伏的安装③提高光伏组件质量④提高光伏安装合格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超级芦竹是一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的能源植物,用于生产各种生物油,可在荒地、滩涂、盐碱地、废弃矿区、重金属污染地以及退化土壤等pH3.5~9的土壤中生长,一次种植可连续收割15—20年。下图示意超级芦竹对大气结构的改善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超级芦竹可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适应性强B.用途广泛C.种植、收获成本低D.政策大力支持
15.大面积种植超级芦竹对生态安全的意义有(     
①缓解全球气候变暖②缓解水资源紧张③维护粮食安全④净化空气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获得国务院批复,河南定位大国粮仓,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省(如下图)西北、西部、南部多山地丘陵,东部是辽阔的平原。20世纪80年代以前,豫东平原多风沙地、盐碱地、低湿涝洼地,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极低,经过多年技术攻关,低产地一跃成为高产地。

(1)说明豫东平原风沙地、盐碱地的成因。
(2)推测河南使低产地变成高产地所采取的措施。
综合题 | 较易(0.85)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九江市地处亚热带季风区,12月至次年2月盛行偏北风,南面为庐山山脉。该市位于长三角地区和武汉城市圈两大城市群污染物输送通道的下风口,石油化工、钢铁、电力等传统产业占比近70%。九江市重污染天气的污染物以PM2.5(细颗粒物)为主,其PM2.5污染受本地排放源和外来输送影响,成因较为复杂,其中包括当地的产业结构及大气层结、地面微风或静风、高湿度、逆温等气象条件。图示意2014—2021年九江市不同季节PM2.5浓度小时均值日变化。

(1)描述图示时期九江市不同季节PM2.5浓度小时均值日变化的主要特征。
(2)指出九江市PM2.5重污染天气主要出现的季节,并简述原因。
综合题 | 适中(0.65)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孔山矿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的孔山北麓,最高出露点海拔约250m。该矿山采用逐层向下的台阶式开采方式,目前已形成一个东西长约1200m、南北宽约80m的露天采场,原生地形地貌形态破坏严重,山顶和山坡岩体大多裸露,残坡积层广泛分布,矿区植被主要为少量野生草本植物及低矮灌木。该矿山生态恢复主要从边坡治理(坡面清理、坡脚复绿)与平台整理两个方面实施。下图示意该矿山土地生态恢复措施。

(1)指出该矿山露天开采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并试对该矿山生态恢复过程中的防护事宜提出合理性建议。
(2)该矿山边坡治理采用坡面清理、坡脚复绿两种措施,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综合题 | 适中(0.65)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苏省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408.97×105bm²,占全省陆地总面积的38.15%。该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主要粮食生产区之一,耕作历史悠久,种植种类丰富;同时江苏省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组成部分,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均居全国前列,耕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矛盾突出。近年来,江苏省耕地非粮化(指农民将耕地用于非粮食作物种植)问题较为严重,且调查发现,江苏省耕地非粮化率与地区经济水平呈一定的相关性(如图)。

(1)简述1996—2020年江苏省耕地非粮化率变化情况。
(2)推测江苏省非粮化耕地主要种植的作物。
(3)分析江苏省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大量种植经济作物的原因。
(4)试为江苏省资源禀赋较差的地区持续推进全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可行性的措施。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区域发展、人文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6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自然地理
2
区域发展
3
人文地理
4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65土壤的功能与养护  生态脆弱区的地理特征题组
3-50.65森林的功能  森林的保护措施  森林破坏的主要原因题组
6-80.65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题组
9-110.65南海诸岛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海洋资源及利用  海洋权益题组
12-130.65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题组
14-150.85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题组
二、综合题
160.6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荒漠化的原因  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
170.85大气环流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逆温现象  环境安全问题
180.65鲁尔区产业衰落的原因  鲁尔区主要整治的措施
190.65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农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