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5月保温考试地理试卷
河北 高三 模拟预测 2024-05-27 259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断头路”是指前面被截断而不能通行的路,其出现受自然条件、发展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某市政府计划在2024年打通10余条城市“断头路”。下图示意该市南部道路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打通图中陵西南大街(渚河路-水厂路)断头路,通行压力缓解最明显的道路是(     
A.水厂路B.中华南大街C.光明南大街D.渚河路
2.除缓解交通压力外,打通“断头路”有利于(     
①优化城市路网          ②增加出行次数            ③缩短通行距离             ④减少交通污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4-05-2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5月保温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甘肃省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养羊业为当地特色产业。2017年,该县组建国有扶贫产业开发公司,建立黄花滩移民区万只种羊繁育基地,探索“贷母还羔”的“羊银行”模式,实现“造血式”扶贫(区别于“输血式”扶贫,是通过扶贫能够让农民自己有能力扩大再生产的方式)。下图示意黄花滩移民区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黄花滩移民区发展特色养羊产业的自然优势为(     
①土壤肥沃、光照充足                  ②气候湿润,利于牧草生长
③污染小,环境质量好                  ④河流水源优质,草类茂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4.该地“造血式”扶贫的主要途径有 (     
A.提供农业补贴,减轻农民生产负担B.提供羊羔,成年后统一收购并外销
C.提供基础母羊,推广科学养羊技术D.加强农业种植技术推广,提高产出
2024-05-28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5月保温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冰川槽谷(U型谷)和冰斗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冰川槽谷的长度、宽度与形成时期的气候特点密切相关。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高山(海拔3600米左右)局部地区冰川地貌分布状况,图中上槽谷和下槽谷形态较完整且分别形成于两次相邻但不同强度的冰川作用时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上槽谷形成早于下槽谷,合理的推测依据是(     
①河流的流向及山脊位置                  ②下槽谷嵌套于上槽谷中   
③下槽谷形态保存较完好                  ④冰斗的形态及开口朝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据上槽谷和下槽谷的形态特征可判断出(     
①上槽谷形成时期气温更低             ②下槽谷形成时期冰川规模更大   
③槽谷形成经历了两次冰期             ④两槽谷形成时期气候持续变暖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024-06-13更新 | 36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5月保温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位于松辽平原西部的白城是中国湖泊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399.9mm,年平均蒸发量1340mm,被称为“旱地之泽”。松辽平原曾经存在一个巨大的湖泊(古松辽湖),西接大兴安岭,东抵长白山地,松花江、嫩江、蛟流河等众多河流汇入。后因地壳运动,逐渐演变成松辽平原。平原内存巨厚的沉积地层,沉积粒径下部细上部略粗。下图示意白城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推测松辽平原下细上粗沉积地层的形成过程为(     
A.湖水外泄流速加快,细小颗粒被带走,沉积颗粒变粗
B.气候变干燥,河流流量变小,流速减慢,沉积物变粗
C.地壳抬升,湖相沉积转变为河相沉积,沉积颗粒变粗
D.地壳下沉,湖相沉积转变为河相沉积,沉积颗粒变粗
8.白城“旱地之泽”的形成原因是(     
①外泄的湖水被湖底低洼地截留            ②湖泊沉积物质黏重,水分不易渗透
③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弱            ④白城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气候干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4-05-28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5月保温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部,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总人口1.12亿,城镇人口不足2000万。埃塞俄比亚经济以畜牧业为主,牛、马等大型牲畜占比大。制鞋业是埃塞俄比亚重点引进的工业部门,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市场,厂家大部分是中国企业,亚的斯亚贝巴附近制鞋企业高度集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制鞋业成为埃塞俄比亚重点引进的工业部门,原因为(     
A.促进牧区皮革销售B.该国鞋帽市场广阔
C.制鞋技术门槛较低D.鞋业制造附加值高
10.亚的斯亚贝巴市附近吸引制鞋企业集聚,主要优势(     
A.基础设施较完善B.首都劳动力素质高
C.科技力量较雄厚D.制鞋原料供应充足
2024-05-30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5月保温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中国石化已经在内蒙古布局多个绿氢项目,通过建立风光发电—绿电制氢—氢气管输—炼化与交通用氢的一体化氢产业发展模式,实现氢能产业制、储、输、用全产业链示范布局。“西氢东送”起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终点位于北京市,管道全长400多公里,是我国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纯氢输送管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内蒙古成为中国石化绿氢全产业链示范布局区的主要原因是(     
A.内蒙古能源矿产资源丰富B.靠近京津冀能源消费市场
C.能源加工运输产业链完善D.当地风、光清洁能源丰富
12.相较于液氢罐车运输(将气氢压缩变成液氢),“西氢东送”采用管道运输的主要优势有(     
A.灵活性较强B.建设成本低C.连续性更强D.纯氢品质高
13.推进“西氢东送”项目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     
A.带动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升级B.提高东部地区能源消费总量
C.减少碳排放,助推实现双碳目标D.提高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
2024-06-05更新 | 41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5月保温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末次冰盛期是距今最近的极寒冷期。在末次冰盛期内,影响我国的季风环流与今本质相同,只有程度差异以及出现时间、分布位置方面的变化。当时,我国东部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及现代降水量的60%甚至低于30%,夏季,北方降水尤其少。在末次冰盛期冷干的大背景下,自然带空间格局与现代比也存在巨大差异。下图示意末次冰盛期时我国东部地区等温线分布,下表为我国东部地区末次冰盛期与现代气温的差异幅度(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
年平均气温10~11108~9<5
7月平均气温6~76~763
1月平均气温15~1616~171410
我国东部地区末次冰盛期与现代气温的差异幅度(单位:℃)
14.关于末次冰盛期与现代气温差异幅度的时空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小于夏季;北方大于南方B.冬季大于夏季;北方大于南方
C.冬季小于夏季;北方小于南方D.冬季大于夏季;北方小于南方
15.我国东部地区末次冰盛期夏季降水量较现代少的原因(     
①夏季陆地气温低,亚洲低压势力较弱,夏季风势力弱
②海洋表面温度低,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夏季风势力强
③海平面低,海洋水汽输送的距离远、水量少
④海洋表面温度低,台风发育、登陆的数量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6.与末次冰盛期比,现代我国东部地区自然带空间格局(     
A.相同自然带分布位置更偏南B.草原森林过渡地带位置更靠西
C.相同自然带分布的海拔更低D.雪线海拔更高,林线海拔更低
2024-06-06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5月保温考试地理试卷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艾肯泉为青海柴达木盆地一处洪积扇边缘的温泉,常年从地底冒水,如同沸腾的开水,泉眼周边硫磺矿物质长期沉淀形成大面积的泉华景观。从高空俯瞰,泉眼与周边沉积物,组成了一个奇特的瞳孔造型,被称为“恶魔之眼”。2019年,艾肯泉因摄影者航拍走红网络,不断有游客来此打卡。随着游客增多,艾肯泉生态环境受到一定威胁。下图示意艾肯泉所在的洪积扇剖面。

(1)从水文和地质的角度,说明艾肯泉分布在洪积扇边缘的原因。
(2)推测艾肯泉周边大面积泉华的形成过程。
(3)艾肯泉能否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专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4-05-27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5月保温考试地理试卷
综合题 | 较易(0.85)
18.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的现象。倒置程度用农村65岁以上人口占比减去城镇65岁以上人口占比表示。倒置现象出现后,城乡之间要素流动可能发生变化,进一步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下图示意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与城乡收入差距趋势对比。

(1)指出图示时段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开始出现的时间和发展变化趋势,并分析倒置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2)随着老龄化城乡倒置程度加剧,城乡收入差距呈减小趋势,请推测其原因。
(3)针对目前农村老龄化现状,有专家提出“循环互助性养老”模式,即鼓励低龄身体健康老年人先为高龄老年人提供服务,随年龄增长可免费享受养老服务。请说明这种模式的合理性。
2024-05-27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5月保温考试地理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1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碳储量通常指一个碳库(森林、海洋、土地等)中碳的数量。碳密度即为单位面积的碳储量。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转化可引起碳储量与碳密度的变化。三峡库区为三峡工程175m水位淹没以及移民搬迁安置所涉及的区域,西起重庆江津,东至湖北宜昌。受蓄水和城镇化影响,三峡库区土地利用结构以及生态环境也发生了相应改变,使其成为中国极为重要的生态敏感区。下表示意1990—2015三峡库区土地利用面积变化;下图示意1990—2015年三峡库区各土地利用类型下的碳储量变化。

1990-2015年三峡库区土地利用面积变化
土地利用类型1990年2000年2015年
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
林地18083.1731.2722250.9838.4830925.9953.48
耕地38281.5866.2038814.8258.4723332.7740.35
草地422.300.73548.400.95167.500.29
水域632.481.09577.931.001178.932.04
建设用地143.770.25276.590.481589.692.75
未利用地264.770.46359.340.62633.201.09

(1)比较草地和耕地的碳储量和碳密度的大小,并推测原因。
(2)结合当地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的特点,阐释该区域碳储量的变化。
(3)依据碳循环原理,为增加三峡库区生态系统碳储量提出合理的建议。
2024-05-2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5月保温考试地理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7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人文地理
2
自然地理
3
区域发展
4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65交通运输线(网)布局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题组
3-40.65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题组
5-60.65冰川地貌题组
7-80.65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题组
9-100.85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工业集聚的意义题组
11-130.65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能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能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题组
14-160.65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题组
二、综合题
170.85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主要环节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180.85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90.65土壤  碳循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