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东北师范大学连山实验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辽宁 高二 期中 2024-05-23 36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选修地理、人文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区域发展、中国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数量大增。下图为我国各省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主要是使当地(     
A.水土流失多发B.河流水量锐减C.生物多样性减少D.洪涝灾害多发
2.云南是外来入侵植物种数最多的省份之一,也是我国的“植物王国”。下列自然带不易在云南发现的是(     
A.高寒荒漠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热带季雨林带
2022-02-28更新 | 1486次组卷 | 24卷引用:内蒙古西四旗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2022年12月21日,长三角地区首个新能源大型风光储基地项目首批机组在安徽阜阳顺利并网。采用风电、光伏、储能、沉陷区治理有机结合的新能源基地化开发模式,项目主要包括65万千瓦光伏电站和55万千瓦风电场,同时配建一座300兆瓦/600兆瓦时储能电站。总计规划在一万三千多亩的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来建设漂浮式光伏电站(下图)并结合“渔光互补”模式发展渔业养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建立长三角地区首个新能源大型风光储基地项目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是(     
A.资源B.交通C.劳动力D.市场
4.采用风电、光伏、储能同时供电的主要目的是(     
A.提升供电的可靠性B.优化能源生产结构
C.改善当地生态环境D.推动产业技术革新
5.在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建设漂浮式光伏电站的生态价值在于(     
A.缓解当地水土流失B.实现水体环境改造
C.减少采煤环境污染D.降低光污染的损害
2023-03-24更新 | 1217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3届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2023年1月,天津市津南区再生水利用及水生态综合修复工程全部完工。下图为该工程微污染水处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该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雨季滞洪、蓄洪,减轻洪涝灾害B.提供水源,满足生产、生活用水
C.改善水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D.增加碳汇,实现区域碳中和目标
7.在水生态综合修复中,应(     
A.引进外来优势物种B.栽种多层次水生植物
C.扩大水产养殖规模D.安装监测水量的设备
2023-04-29更新 | 1166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丰台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汉堡是德国第二大域市,也是世界级海港,位于易北河、阿尔斯特河与比勒河的入海口处,市内河道纵横,主要河道河床底部有隧道相通。下图所示老易北河隧道于1907年开工建设,耗时四年建成,是当时世界第一条在流动的水流下面建造的隧道。完成下面小题。

8.汉堡市以地下隧道代替过河桥梁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河道泥沙淤积B.降低建设成本
C.保证大型船只通行D.避免占用耕地
9.地下隧道的修建对汉堡市城镇化的有利影响是(     
A.扩大城市用地规模B.避免路面交通拥堵
C.扩大城市服务范围D.提高土地利用率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耦合度是对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程度的有效度量。产业发展与能源资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彼此耦合的交互体。辽宁省各地区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的耦合情况如下图所示,图中a、b、c分别为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高级度、合理度、集中度的空间耦合分布(纵坐标表示耦合度,横坐标表示耦合协调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综合来看,鞍山的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耦合度显著低于大连。表明鞍山与大连相比(     
①能源利用效率低②能源利用效率高③产业结构更合理④产业结构不合理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11.提升鞍山的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耦合度的关键是(     
A.加快产业结构升级B.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C.加强交通运输建设D.降低能源消耗总量
2023-03-23更新 | 1377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枣庄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某省一些服装企业为缓解成本压力,将总部和部分生产部门留在国内,把欧美服装订单转移到东南亚进行加工。在此过程中,该类服装企业自带技术和丝绸、刺绣等原材料,同时携手与其在工序上联系紧密的相关企业共同“走出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该类服装企业“自带原材料”主要是为了(     
A.缩短加工时间B.保证产品品质C.降低生产成本D.加强文化交流
13.该类服装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携手相关企业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自身技术更新B.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C.共用当地基础设施D.提高服装生产效率
14.该类服装企业需要在东南亚配套的服务部门是(     
A.设计咨询B.展览销售C.金融保险D.专业物流
2022-06-23更新 | 16631次组卷 | 100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山东卷地理真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下图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
C.植被、地貌、水文D.水文、植被、地貌
16.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     
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
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
2020-07-08更新 | 13575次组卷 | 78卷引用: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名校
1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太阳能发电分为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光热发电是通过吸热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将热能再转换为电能的技术;而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材料二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部边缘,祁连山脉中吾农山(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南侧,德令哈2013年建成中国首座商业化运营的50MW塔式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并于2018年12月30日并网发电,它是国家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之一,采用的是太阳能熔盐塔式光热发电技术(图2),它是先利用熔盐(硝酸盐)储存太阳能热能,再根据需要用高温熔盐加热水产生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储存2万吨熔盐能保证24小时发电。

材料三     我国在“2021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提出碳达峰、碳中和以及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目标。实现碳达峰关键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关键在于消纳,保障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在于电网接入、调峰和储能。承担可再生能源消纳对应的调峰资源,包括抽水蓄能电站、化学储能等新型储能、气电、光热电站、灵活性改造的煤电。

(1)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相比,分析当前太阳能光热发电的优缺点。
(2)根据材料分析德令哈市建光热发电站的优势区位条件。
(3)根据图文信息,推测积极推动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发展有何意义。
2023-03-03更新 | 1293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3届湖南省九校联盟高考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太原市实施了工业强市战略,工业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呈现出高速度、高质量发展态势。“十四五”期间,太原市将继续推动各县(市、区)、开发区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区域间融合互动发展,把太原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型工业城市。围绕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该市统筹优化产业布局,建设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城六区重点以产品设计技术开发、精密加工和技术服务为主体,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太原市依托阳曲—尖草坪—古交和杏花岭—迎泽—万柏林两大组团,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绿色能源产业集群。

下图为太原市行政区划图。

(1)分析太原市传统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具体措施。
(2)从工业流程的角度,说明太原市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带来的环境效益。
(3)简述太原城六区对附近县、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2024-03-12更新 | 1119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学情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长江两水文站位置及水文数据图,悬沙是指河水中悬移的泥沙,甲地为雨养农业(无人工灌溉,仅靠自然降水作为水分来源的农业生产)区。图2为图1中甲地某年土壤盐分变化图,土壤电导率值越大盐分越高。

材料二长江三峡水库的建成蓄水,对其下游河段输水输沙能力造成一定影响。水库下泄水流携带的泥沙越少,对河床冲刷越强。河口土壤的水盐变化深受气象、水文等因素制约,土壤盐分过高,会对低耐盐作物造成危害。

(1)三峡水库建成前后,宜昌与汉口两水文站测得悬沙平均粒径发生了变化,宜昌站变____,汉口站变____,分析成因____
(2)分析甲地该年6月土壤盐分偏高的原因。
(3)试从水循环角度说出降低甲地土壤盐分的措施。
2024-01-16更新 | 3658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4年1月浙江省高考地理真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选修地理、人文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区域发展、中国地理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7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自然地理
2
选修地理
3
人文地理
4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5
区域发展
6
中国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85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生态环境保护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题组
3-50.85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题组
6-70.65水污染题组
8-90.65交通运输线(网)布局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题组
10-110.65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题组
12-140.65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工业集聚的意义题组
15-160.65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  黄土高原的文化题组
二、综合题
170.85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180.65资源的综合利用  工业(区)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资源枯竭型地区振兴的措施  城市的辐射功能
190.65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主要环节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原因  土壤盐渍化治理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