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邯郸市弘济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地理卷
河北 高二 期中 2024-05-26 53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人文地理、区域发展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例。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及世界平均值。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可利用量均高于世界平均值
B.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
C.我国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其利用率
D.我国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核心是调节径流的季节分配不均
2024-05-26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弘济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地理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读下面两幅反映水资源问题的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2.图片反映的问题在我国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①我国水资源的总量少②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性缺水④人口激增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     
①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②降水稀少,蒸发量大③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④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5-2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弘济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地理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地表漫流系统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坡度为2%~8%的坡面上,通过土壤-草本植物系统,使得污水得到净化的土地处理工艺系统。读下图,完成下题。

4.该污水处理系统(     
A.污水处理能耗低,维护方便B.工程复杂,基建投资大。C.对改善局部气候效果明显D.净化效率大,对地下水无影响
5.地面坡度要在2%~8%之间,主要原因是(     
A.保证地表污水尽可能下渗,增加污水处理效果。B.保证污水净化后汇流利用,提高水利用率
C.有效控制污水在地表的流速,利于污水净化。D.避免表层植被被污水浸泡,降低土壤污染
2023-01-28更新 | 120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符合自然资源概念的图例是(     
A.甲B.乙C.丙D.丁
7.下列选项属于图例乙所示的是(     
A.铜矿、焦炭B.雷电、沙漠C.化肥、大米D.森林、淡水
2024-06-0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弘济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地理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陆上的陕甘宁、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四川盆地川东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和南海南部等气源区。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8.下列关于天然气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可再生资源B.属于生物资源
C.属于非可再生资源D.属于气候资源
9.天然气在我国的分布说明了自然资源具有(     
A.地域性B.有限性C.多用性D.社会性
2022-02-19更新 | 230次组卷 | 3卷引用:1.1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课后培优练(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湘欧快线”是指从湖南开往欧洲的快速货物班列中的一条线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湘欧快线”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迅猛增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0.制约中欧班列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的主要因素是(  )
A.铁路沿线风沙、暴雪等灾害频发B.铁路等级低,运行速度较慢
C.横跨亚欧大陆,班列运行时间长D.途经国家多,海关通关不便
11.推测中欧班列返程中国的货物主要有(  )
A.汽车、红酒、橄榄油B.普通服装、小家电、塑料制品
C.仪表、药品、手机配件D.木材、瓷器、玉米
12.中欧班列的开通带给我国普通百姓的好处有(  )
A.方便到欧洲旅行B.增加生活消费品的选择
C.提高经济收入D.提供就业岗位
2018-01-16更新 | 782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湿地和森林一样,是世界上重要的生态系统。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下图)。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率达95%以上。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3.拉鲁湿地位于高寒的青藏高原上,其成因不包括(     
A.降水较多B.气温低,蒸发弱
C.地势相对较低平,易积水D.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来源
14.拉鲁湿地的作用表现在(     
①是拉萨市氧气的主要补给源之一
②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湿度和温度
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
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消除拉萨市区北部的山洪威胁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4-01-11更新 | 213次组卷 | 6卷引用:重难点10 湿地保护与开发-2024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下表为2019年川电东送工程主要目的地的输电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目的地长度(千米)送端发电占比受端用电占比
江苏20599.4%5.3%
浙江17058.7%6.5%
上海19077.7%17.1%
15.上海送端发电占比最低但受端用电占比最高的原因相关性最强的是(     
A.用电规模B.环保政策C.输电损耗D.电力价格
16.川电东送工程对四川的影响有(     
①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②发展煤炭工业,缓解酸雨危害
③保护河流生态,减轻地质灾害④改善电力结构,增加电力供应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自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一些国家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降低甚至取消彼此间部分商品的贸易关税,促进商品的自由贸易。下图示意汽车企业在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甲、乙两国的产业布局调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汽车企业将组装厂由甲国转移至乙国的主要目的是(     
A.创新技术B.拓展市场C.扩大规模D.降低成本
18.该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主要原因是邻国之间(     
A.消费习惯相近B.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C.运输费用较低D.研发成本差异较小
19.该产业布局调整导致甲国汽车的(     
A.进口量增多B.出口量增多
C.销售量增多D.生产量增多
2020-07-09更新 | 12721次组卷 | 75卷引用: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0.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的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我国土地荒漠化的现状是(     
A.长江以南地区无土地荒漠化B.东北地区土地多盐碱化
C.石漠化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D.西北地区的沙质荒漠化最显著
2024-05-2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弘济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地理卷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石油资源丰富,但缺乏淡水。淡化海水是该国主要的淡水来源。在2018年国际水资源峰会上,阿布扎比水电管理局宣布阿联酋已修建完成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淡化海水储备库。储备库位于阿联酋南部的利瓦沙漠下的含水层中,距离海岸的海水淡化厂约160千米。淡水通过直径约1米的管道输送至沙漠下80米的地方,随后渗入地下蓄水层中。此外,在这片沙漠区域内有大约300口井用于补给、回收地下淡水。该计划始于2002年,耗资约4.5亿美元,储备库最大容量约2600万吨,一旦有紧急情况,每天可以向当地居民提供约10万吨的水。下图示意阿联酋人工淡化海水储备库输水管道。

   

(1)分析阿联酋淡水资源不足的主要原因。
(2)阿联酋在沿海修建海水淡化厂,建立淡水储备库。这样做有哪些重要意义?
综合题 | 适中(0.65)
22.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和粮食安全的三大支柱

“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是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基本内容。“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三大支柱,具体内容如下:

藏粮于地:就是要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实施合理轮作,提升耕地质量。

藏粮于技:就是要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农技推广的激励机制,加快新品种繁育。

藏粮于民:就是要调动粮食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完善保护粮食生产政策体系,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实现农业规模经营。

材料二:我国粮食生产格局

我国南方水、土、光、热的组合要优于北方,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一直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历史上形成了南粮北运的格局。

近些年来,东北地区、华北地区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粮食生产重心北移。

根据材料和图片,完成下列任务。

(1)我国粮食生产格局为什么发生变化。
(2)浙江省为什么粮食自给率低?
(3)青海省,西藏自治区为什么粮食自给率低?
2024-05-26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弘济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地理卷
综合题 | 容易(0.94)
23.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黄河流域是我国古文明的发源地。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

(1)[区域认知]黄河流域古文明的形成得益于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
(2)[综合思维]指出黄河中游地区能源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2024-05-2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弘济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地理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人文地理、区域发展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0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自然地理
2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3
人文地理
4
区域发展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单题
2-30.85水资源及其分布  水资源紧张的原因题组
4-50.65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题组
6-70.65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自然资源的分类题组
8-90.65自然资源的分类  自然资源的特征和分布题组
10-120.65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交通运输线(网)布局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题组
13-140.65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湿地及其功能题组
15-160.65西电东送工程题组
17-190.65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题组
200.85荒漠化的含义、类型与分布单题
二、综合题
210.65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
220.65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
230.94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