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2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单元测试
全国 高二 单元测试 2018-05-31 34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人文地理、选修地理、区域发展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下图为人类对地球影响部分数据统计图(右图为1950年以后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气候变化,导致热带森林减少和海洋生物产量增加
B.自然环境不断恶化,人类生存空间缩小
C.生产力发展,人类对环境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加大
D.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多,资源消耗量大幅增加
2.上面两图中所示现象均会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A.生物多样性减少B.全球气候变暖C.大气污染D.水土流失
2018-05-2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地理必修2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单元测试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读某区域某历史时期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3.该图反映的历史时期为(     
A.采猎文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D.现代文明时期
4.该历史时期对应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崇拜自然B.改造自然C.征服自然D.谋求人地协调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读几种环境问题成因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5.图中表示酸雨的是(       
A.①B.②C.③D.④
6.③环境问题的危害是(       
A.洪涝灾害多发B.腐蚀建筑物C.皮肤癌多发D.沿海低地被淹
2020-09-12更新 | 517次组卷 | 17卷引用:湘教版地理必修2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单元测试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读我国历史上农业发展情况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7.材料所示时期我国粮食单产不断提高,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不断扩大B.农业科技水平的发展
C.粮田面积不断增加D.人口不断增加
8.材料所示时期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①酸雨 ②水土流失 ③臭氧层破坏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8-05-2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地理必修2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9.图中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是(     
A.土地、劳力、资本、科技进步B.劳力、土地、资本、科技进步
C.土地、劳力、科技进步、资本D.劳力、土地、科技进步、资本
10.下列行为和认知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     
A.封山育林,永不采伐B.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同等
C.退耕还林,合理放牧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
2018-05-3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地理必修2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新华网近日以《污染企业下游被关停,上游当“贵宾”》为题报道,长江沿岸已逐步形成覆盖上、中、下游的石化工业走廊,沿线化工产量约占全国的46%,近年来,沿江地区加强环境治理,一批高污染重化工企业被关停,迫使企业纷纷加大环保投入。不过,部分企业肆意偷排,粗放发展,加上布局无序,现有重污染企业溯江而上“梯度转移”的趋势明显。读下图,完成下题。

长江沿线形成石化工业走廊的主要优势因素是(     
A.地形、气候B.交通、市场C.土地、劳动力D.水源、政策
2018-05-3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地理必修2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单元测试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为进一步打击乱捕滥猎滥食和非法经营候鸟等违法犯罪活动,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自20161030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击乱捕滥猎和非法经营鸟类违法犯罪统一行动,保护野生鸟类和过境候鸟安全迁徙。图为在执法行动中,森林公安执法人员在一家饭店里查抄被捕猎用于食用的麻雀。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2.猎捕麻雀用于食用,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阶段性原则
13.森林公安执法人员的行动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是(   )
A.人口战略B.资源战略C.环境战略D.经济战略
2018-05-26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湘教版地理必修2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单元测试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读某区域工业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图,完成下列各题。

14.该地的主导产业最有可能是(     
A.电力工业B.采掘工业C.冶金工业D.建材工业
15.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主要目的是(     
A.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B.解决就业问题,提高社会效益
C.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D.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016-12-12更新 | 70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西省汾阳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2016年11月28日,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发布《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6)》。报告指出,低碳经济是未来我国的趋势。读我国低碳经济类型图,完成下列各题。

16.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A.福建高于云南B.河南高于湖南C.江西高于广西D.广东低于宁夏
17.山西成为我国高碳区的原因是(     
A.地处内陆,经济发展缓慢B.人口密集,交通运输业发达
C.煤炭丰富,重工业比重大D.森林覆盖率低,多水土流失
2018-05-26更新 | 125次组卷 | 3卷引用:湘教版地理必修2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单元测试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读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8.推测P环节可能是(     
A.土壤B.植被C.温差D.洋流
19.该治沙模式(     
A.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B.难以取得良好的生态效果
C.对干旱地区有推广价值D.无法实现区域经济发展
2018-05-2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地理必修2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单元测试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近年来,江苏省坚持创新发展,主动适应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下图为江苏省制造业部分行业总产值增长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20.江苏省发展制造业的不利因素是(     )
A.能源B.资金C.劳动力D.市场
21.江苏省实施发展循环经济需要重点整治的行业是(     )
A.化学工业和通信、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B.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C.化学工业和冶金及延压工业
D.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冶金及延压工业
2018-05-26更新 | 159次组卷 | 4卷引用:湘教版地理必修2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单元测试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6年11月9日,《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报道,11月初,京津冀区域重污染天气尚未消退,东北地区重污染天气又卷土重来,从哈尔滨开始,沿哈大线一路向西南偏南方向传输,直至山东半岛、江苏和安徽北部,波及6个省30多个城市,跨越1600多公里,多个城市“爆表”,污染程度之重、影响范围之广为历年少有。报道称,此次东北、华东等大范围地区持续出现雾霾,始于11月3日、4日黑龙江哈尔滨、绥化和大庆一带,当地冬季燃煤取暖和生物质燃烧排放是导致区域性大范围重污染的“元凶”。
(1)分析黑龙江省焚烧秸秆对雾霾天气的影响。
(2)指出为消除雾霾的影响,东北地区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3)简述东北地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处理秸秆的措施。
2018-05-26更新 | 207次组卷 | 2卷引用:湘教版地理必修2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单元测试
综合题 | 较难(0.4)
23. 龙井生态农业,是集英国贵妃鸡、美国山鸡、竹鼠等特色珍禽养殖,百香果、红心蜜柚、美国早熟核桃等名优水果种植;活禽屠宰、分割、熟食深加工、动物标本工艺品加工;农家乐餐饮、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业园。下图是龙井生态链种养循环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该生态农业园的优势。
(2)该生态农业园突出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___思想。
(3)在我国广大农村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你认为有哪些障碍?
2018-05-26更新 | 2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地理必修2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单元测试
综合题 | 适中(0.65)
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能源消费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它是指产出单位经济量所消耗的能源量,强度越低,能源效率越高。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能源消费强度和人均GDP示意图(2016年)

(1)说明能源消费强度和人均GDP的关系。
(2)说明宁夏人均GDP不高,但能源消费强度高的原因。
(3)请为浙江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费强度提出合理措施。
2018-05-2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地理必修2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单元测试
综合题 | 较易(0.85)
25. 阅读青海省图(图甲)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海省B地区牧场牧草变化表(数字越大,牧草质量越差)。

材料二 青海省过去的经济模式是挖矿、卖原料,把初级产品输入到东部地区进行加工。并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

(1)图甲中B地区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草场退化,据表说明该问题的具体表现,并简述该地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2)在各循环经济工业园中,通过清洁生产,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说明该模式的主要效益。
2018-05-26更新 | 455次组卷 | 6卷引用:湘教版地理必修2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单元测试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人文地理、选修地理、区域发展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1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2
人文地理
3
选修地理
4
区域发展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65环境问题及其危害题组
3-40.65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题组
5-60.65环境与环境问题题组
7-80.65环境问题及其危害题组
9-100.65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单题
110.65工业区位因素单题
12-130.85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题组
14-150.64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题组
16-170.65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题组
18-190.65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题组
20-210.65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题组
二、综合题
220.65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旧选修)
230.4农业区位因素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  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
240.65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50.85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