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4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高考模拟测试地理试卷(二)
广东 高三 一模 2014-04-25 699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发展、选修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 下表是我国某地和X地同一天中的天空状况观测记录(表中时间为北京时间),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X地位于
天空黑暗结束晨光日出
地平线
日落
地平线
昏影天空昏暗开始
我国某地7:407:428:1018: 3018:5018:52
x地0:000:2023:500:00

A.低纬度地区B.中纬度地区C.北极地区D.南极地区
2014-04-25更新 | 4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高考模拟测试地理试卷(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 “经过‘魔鬼’风带时,我们的心都是悬着的。‘雪龙’号一会在浪尖,一会在浪底。风浪很大,船晃得厉害,晕船的人很多。”这是我国南极科考队员在2014年初离开澳大利亚,前往南极考察途中的日记。据此完成下列问题。日记中所提到的“魔鬼”风带盛行的是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东北风
2016-11-26更新 | 4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高考模拟测试地理试卷(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 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的山间盆地,经常会看到大小不分、杂乱无章的石块遍布(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形成这种地貌景观的外力,最可能是
A.风力B.流水C.波浪D.冰川
2016-11-26更新 | 4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高考模拟测试地理试卷(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4. 所谓人口出生性别比,是指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出生的男婴总数与女婴总数的比值,用每百名出生女婴数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表示。通常认为人口性别比例自102—107之间为正常值。下图为我国历年人口出生性别比。据此完成下列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我国近30年来人口性别比图
A.人口出生性别比例失调现象在城市比农村严重
B.人口出生性别比例失调是国家计划生育的结果
C.男性较多,有利于缓解我国的“剩女”问题
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降低人口出生性别比例
2014-04-25更新 | 10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高考模拟测试地理试卷(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名校
5. 目前,我国部分大城市周边出现了一些“睡城”。“睡城”,也称为“卧城”,主要指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虽然人口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照样开车或者乘车往市中心赶着上班、购物。据此完成下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睡城”的出现有利于缓解市区的交通压力B.“睡城”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C.在“睡城”周边地区发展服务业,有利于“睡城”的可持续发展D.我国大城市周边“睡城”的出现属于逆城市化现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6. 据报道,我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乌克兰某农业公司签署协议,后者将向中国提供10万公顷农田,用于粮食与肉类的生产;将来乌克兰还会向中国提供300万公顷农田。有专家认为,走出国门、海外寻求机会成为中国努力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的积极举措。据此完成下列问题。有关中国新疆建设兵团到乌克兰承包土地的原因,正确的是
A.乌克兰热量充足
B.乌克兰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农业基础好
C.乌克兰日照充足
D.乌克兰农产品市场需求大
2014-04-25更新 | 1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高考模拟测试地理试卷(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7. 下图中某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其最可能位于(     
   
A.①B.②C.洋盆D.洋中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名校

广州到珠海的城际轨道交通线由北面的广州市广州南站途经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市,南至珠海市拱北口岸的珠海站(又称珠海拱北站),整条线路总长177.3 km。下图是该城轨经过某城市时的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修建城市轨道交通,可以(  )
A.改善城市的景观环境
B.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C.提高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
D.调整城市的经济结构
9.城轨经过图示地区时,采用高架桥的目的是(  )
A.提高轨道运输的速度和安全性B.观赏轨道沿线的风景
C.节约轨道沿线的耕地资源D.降低轨道交通建设的难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0. 下图为我国洪灾危险程度区划图,以下因素中与洪灾危险程度关系最密切的是(  )
A.降水强度和降水量多少B.地势高低C.城市化水平D.植被覆盖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1. 北京时间2014年3月15日16时59分,秘鲁南部沿海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震源深度9.9公里。据此完成下列问题。震源深度9.9公里对应的秘鲁南部沿海地区这一信息的获得最可能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B.GPSC.RSD.GPRS
2014-04-25更新 | 8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高考模拟测试地理试卷(二)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2. 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有着重要的地缘位置和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被称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与中国共有边界3300公里,在经济、能源等多方面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小题题。

材料一:中亚简图

材料二:2011年哈萨克斯坦对我国主要进出口商品构成表(表2)

主要商品(单位:亿美元)

出口

原油、凝析油
(41.04)

精炼铜及铜合金

(8.13)

铁矿石

(3.68)

铜矿石

(2.29)

铬矿石(1.07)

进口

钢管道

(11.31)

钻机、掘进机、打桩机、铲雪机等施工机械(1.36)

无线通讯设备、数据交换设备

(1.07)

推土机、平路机、铲送机、挖土机等工程机械

(1.01)

载重车辆

(0.80)

(1)中亚地区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2)近年来,里海沿岸国家对里海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主要原因是里海沿岸有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源。
(3)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内陆湖泊,总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但现在不足5万平方公里。分析其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
(4)塔吉克斯坦水能资源蕴藏量5270亿立米,居世界第八位。分析其水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
(5)哈萨克斯坦对我国出口商品主要以____________为主。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应如何扬长避短、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20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高考模拟测试地理试卷(二)
综合题 | 较易(0.85)
13. 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海峡西岸经济区简图

材料二:所谓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形成企业总部在本区域集群布局,企业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产业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的总称。下表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总部经济情况。
主导产业
企业总部数量
竞争力
总部经济发展的问题
福州: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业、陶瓷制造业、纺织、软件业。厦门:电子信息、汽车机械装备、石化、信息通讯、生物工程。泉州:鞋业、服装、纺织、建筑建材、茶叶等。
世界五百强中有28家企业总部落户厦门,十多家知名企业总部落户福州;国内190家企业总部落户厦门,80多家企业总部落户福州。
竞争优势
不明显。
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规模偏小,对企业总部吸引力不强;山海分割,生产要素流通不畅;区域协调发展意识薄弱,缺乏区域统一规划,区域内产业分工不明确,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总部—加工基地”合作模式尚未形成。
(1)A是________山脉,该区域主要的地带性植被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B山脉对冬、夏季风的主要影响。
(3)台北市冬季降雨比福州市____(多或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民营经济是泉州市最大的经济支柱。2012年,泉州民营经济生产产值3954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83.7%,城市化水平达到了60.4%,比2007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成为全省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方。分析泉州城市化的特点及成因。
(5)指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条件,以及就如何提升该地区总部经济的竞争力,提出合理的建议。
2016-11-26更新 | 5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高考模拟测试地理试卷(二)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发展、选修地理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0
综合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自然地理
2
人文地理
3
区域发展
4
选修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光照图的判读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单题
20.85三圈环流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单题
30.85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单题
40.64人口的数量变化单题
50.64城镇化  中心地理论(正六边形服务范围理论)单题
60.85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单题
70.85板块构造  海洋资源及利用单题
8-90.64交通运输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单题
100.85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旧选修)单题
110.85遥感(RS)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单题
二、综合题
120.65分层设色地形图  河流和湖泊的水系、水文特征  河流水能开发  国际合作与中国
130.85工业(区)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