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皖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安徽 高二 期中 2021-01-22 14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区域发展、自然地理、中国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两图分别是甲、乙两国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两国地理环境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国地势南高北低,河流自南向北流B.乙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水系发达
C.甲、乙两国均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D.乙国热量条件优于甲国
2.甲、乙两国地理环境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A.甲国适合种植小麦和玉米B.乙国中东部地区种植业发达
C.甲国制造业和对外贸易发达D.乙国工业以高端制造业为主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古代海南曾是“化外之地”,一度是犯罪之人流放的地方,经济发展速度缓慢。2018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区。读海南岛地理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3.古代海南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原因是(     
A.气候恶劣,水热条件差B.矿产资源短缺
C.地理位置偏僻D.人口稀少,劳动力短缺
4.海南设立自由贸易区的主导区位优势是(     
A.生态环境好B.位置优越C.商业贸易发达D.水陆交通便利
5.海南由古代的“化外之地”到现在的自由贸易区的设立,说明(     
A.海南自然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B.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海南的矿产资源得到开采
C.区域发展的不同时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不同D.地理环境影响区域发展的方向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2020年8月30日,本年度第9号台风“美莎克”生成于太平洋上。31日早晨8点,台风中心位于日本冲绳那霸南偏东方大约425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之后,“美莎克”将以每小时25~30公里的速度向北偏西转偏北方向移动。读“美莎克”移动路径预测图,完成下面小题。



6.台风“美莎克”移动路径预测图的绘制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和GISB.GPS和RSC.RS和GISD.数字地球和RS
7.台风常给经过的地区带来洪灾,救灾决策部门]运用GIS综合分析灾情,需要叠加使用的专题地图有(     
①降水量分布图②水系分布图③地形分布图④土壤类型分布图⑤地质构造分布图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③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沿海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被誉为“海岸卫士”。下图为1973~2013年我国四省区的红树林分布面积图(单位:公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据图推测,1973~1990年间红树林面积变化幅度最大的省区是(     
A.海南B.广东C.广西D.浙江
9.1973~2000年广东省红树林面积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生物多样性减少B.台风次数减少C.减轻海水污染D.加快海滩泥沙堆积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我国《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图为我国五大综合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能源基地中,为珠三角地区输送能源的是(     
A.新疆基地B.蒙东基地C.鄂尔多斯盆地基地D.西南基地
11.西南基地能源开发中可能出现的突出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加剧B.沙漠化加剧C.出现土壤盐碱化D.草场退化严重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该区域多风沙活动,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可能来自(     
①附近沙漠②出露的河床和三角洲③裸露的湖床④岩石风化物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3.与A地相比,B地冬春季风沙灾害更严重,其原因正确的是(     
①风力较大②气候更干旱③地表植被少④沙源更充足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是评价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土壤活性有机质是指土壤中有效性较高、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利用、对植物养分供应有最直接作用的那部分有机质。下图示意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总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据材料信息推断,下列地区中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     
A.华北平原农业区B.东北地区山地C.南方低山丘陵D.内蒙古西部荒漠草原
15.与阔叶林相比,竹林总有机质含量低的主要原因是(     
A.有机质分解慢B.淋溶作用弱C.有机质消耗多D.凋落物数量少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温带雨林是一个很小且分散的生物群系,由高大的乔木、茂盛的灌木和众多的附生植物组成。下图所示群岛有大小岛屿1100多个,所有岛屿上都是崎岖的山地,岛与岛之间形成深海峡,有陡峭的海岸和茂密常绿的温带雨林,岛上的土壤为海相化石、砂砾、石灰岩和黏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示区域的气候特征是(     
A.终年高温多雨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终年温和湿润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17.该群岛温带雨林分布广的原因是(     
①位于盛行西风带,常年受西风影响②西风从海洋携带的水汽受山地抬升形成大量降水
③沿岸有寒流流经,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④地形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读我国有效风能和主要风电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我国有效风能的分布规律是(     
A.空间差异较小B.由沿海向内陆递减C.西北地区较多D.北部沿海多于南部
19.和南疆相比,新疆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北疆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A.风能资源丰富B.电力需求大C.地形平坦D.土地价格低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性河流,被称为“东方多瑙河”。在我国的河段叫澜沧江,下游叫湄公河。澜沧江上中游河道穿行在横断山脉间,河流深切,形成两岸高山对峙、坡陡险峻的“V”型峡谷。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有待开发的资源宝库。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图示区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A.河流径流量大,且流量稳定B.流域内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
C.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D.河道平直,水流通畅,含沙量小
21.澜沧江流域综合开发方向正确的是(     
A.应将航运开发作为综合开发的重点B.利用水能和矿产资源优势,可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C.利用中,上游水源充足的优势发展水稻种植业D.中下游地区应注重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金沙江水电基地是我国最大的水电基地,是西电东送的主力。金沙江下游在建或已建成白鹤滩电站、乌东德电站、溪洛渡电站和向家坝电站四座世界级巨型梯级水电站,其规模相当于两个三峡电站。金沙江下游水电站建设对攀枝花(101.7°E,26.5°N)及其水电输入区产生了重要影响。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2.从移民搬迁角度看,对攀枝花影响最大的水电站是(     
A.乌东德电站B.白鹤滩电站C.溪洛渡电站D.向家坝电站
23.金沙江水电基地的水电输入区最可能是(     
A.华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长江三角洲
2020-11-16更新 | 71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沙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坡顶植被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气温低B.坡度陡,沙易流动C.降水少,水分短缺D.过度放牧,破坏大
25.图示梭梭等植被的主要作用是(     
A.调节气候B.涵养水源C.保护农田D.保持水土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km,全线有140km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左下图所示)的铁路段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如右下图所示),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沙坡头荒漠化的自然成因。
(2)简述该地区麦草方格沙障防沙、治沙的原理。
(3)指出图中绿洲区农业生产过程中易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2020-11-1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海拔1010~1939.9米,是滦河的发源地。该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采伐,土地退化严重。受当地自然环境限制,塞罕坝造林异常艰难,自1949年开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奋斗,贫瘠的沙地变成了绿水青山,其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1)描述塞罕坝的地理位置特征。
(2)分析塞罕坝造林异常艰难的自然原因。
(3)指出塞罕坝林区对京津地区的生态环境效益,并说明该地过度采伐对京津地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综合题 | 适中(0.65)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业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产业西移是大势所趋。下图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2010年前)。



(1)根据材料,分析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发展电解铝业的优势条件。
(2)简述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产业西移是大势所趋”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3)说明我国铝材加工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
综合题 | 适中(0.65)
2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玛纳斯河发源于天山北麓,北流注入玛纳斯湖。新中国成立后,玛纳斯河流域兴修水库,渠灌事业迅速发展,成为著名的棉粮产地。近些年来,该地农业生产中开始融入地理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1)简述玛纳斯河的水文特征。
(2)推测图示河段建设梯级电站的主要目的。
(3)指出该地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类型,并列举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区域发展、自然地理、中国地理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2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2
自然地理
3
中国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65区域发展差异的表现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题组
3-50.65区域发展阶段及特征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题组
6-70.65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题组
8-90.65湿地及其功能  海岸地貌题组
10-110.65西气东输工程  西电东送工程题组
12-130.65荒漠化的原因  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题组
14-150.65土壤的组成  土壤的结构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土壤的功能与养护题组
16-170.65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分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题组
18-190.65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社会经济状况题组
20-210.65流域内协调发展题组
22-230.65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西电东送工程题组
24-250.6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荒漠化的原因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题组
二、综合题
260.65荒漠化的原因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270.65区域发展差异的表现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森林的功能
280.65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90.65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流域内协调发展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