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干流在拉孜以上为上游,河床海拔在5200米以上;拉孜到派乡为中游,海拔已降到4500米以下,沿岸是西藏农业最发达的地区,农产品品质好,被誉为“高原粮仓”。
材料二:川藏铁路连接四川成都和西藏拉萨,是继青藏铁路后的第二条进藏铁路大动脉。川藏铁路全长1629千米,桥隧比例将高达85%以上。预计在2026年建成通车,届时将大大缩短成都至拉萨的运行时间。
材料三:下图为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分布图及川藏铁路示意图。

(1)说出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高原粮仓”农产品品质极优的自然条件。
(2)列举川藏铁路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
(3)说明川藏铁路沿线桥隧比例高的原因。
今日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2 . 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②区域一年两熟至三熟,①区域一年一熟至两熟,影响该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降水B.热量C.光照D.水源
2.在④区域容易看到的景观是(     
A.青青草原B.连绵雪山C.河湖密布D.沼泽连片
2024-03-28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藏草原植物一般比较低矮、稀疏,具有叶片内卷、密被灰白色绒毛、角质层较发达等特征。研究发现,与西藏东部的高寒草甸处苔藓植物相比,中西部高寒草原的苔藓植物物种丰富度下降约40%;土壤状况影响西藏高寒草原草地苔藓植物群丛分布。下图为西藏地理位置示意图和植被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西藏草原植物演化成如今的形态特征,主要是为了(     
A.从更深的土壤中获取水分B.忍受长期的干旱和抵御严寒
C.散热方便和适应强风侵袭D.避免强日照和病虫害的侵扰
2.西藏中西部地区苔藓植物物种丰富度较东部地区低,最可能是因为中西部地区(     
A.气候环境更加恶劣B.地壳运动更为强烈C.地势较低且起伏大D.人类活动更加频繁
3.土壤状况影响西藏高寒草原草地苔藓植物群丛分布,主要体现在西藏高寒草原地区(     
①土层薄,不利于苔藓植物的假根附着
②石漠化严重,苔藓受强光照射而难以生存
③风力大导致土壤不稳定,苔藓难以定殖
④土壤易板结、含水量少,不利于苔藓生长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024-03-06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中联盟考试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4 . 青藏高寒区

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1)成因:____
(2)水平差异:
地势气候植被变化
东南部________东南向西北:____
西北部________
(3)垂直差异:
地带农业类型原因
河谷地带____农业海拔较____,光照及热量条件较____,垦殖历史较____,耕地集中,是农业较为____(发达/不发达)的地带。
高山地带____农业海拔较____,热量条件较________(适宜/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分布着各种类型的灌木丛、草甸
2024-02-2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2 青藏高寒区-【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瓦里关大气本底监测站(简称瓦里关监测站),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海拔为3851米,是欧亚大陆腹地唯一的全球大气本底监测站,为研究大范围气溶胶的本底状况提供了理想场所。黑碳是一种吸旋光性碳质气溶胶,由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下图示意19942017年瓦里关监测站四个季节平均黑碳浓度的日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瓦里关监测站为研究大范围气溶胶的本底状况提供了理想场所,关键在于(     
A.大气气溶胶停留时间较短B.海拔较高,光照充足
C.当地人为排放源相对较少D.气候干旱,空气干燥
2.瓦里关监测站的黑碳日均浓度(     
A.春季浓度值波动最大B.夏季受降水影响显著
C.秋季在正午前后最大D.冬季白天低于夜间
3.据研究发现,秋冬季节恒河流域排放的黑碳对该站影响较大,主要是因为秋冬季节恒河流域(     
①燃煤量大②焚风效应显著③受高空西风急流影响显著④植被覆盖率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11更新 | 26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青藏高原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巨大的隆起不仅塑造了亚欧大陆的气候格局,还对高原地理生态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青藏高原隆起加强了东亚季风。下图示意我国青藏高原地区7月近地面大气压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青藏高原近地面气压分布呈正相关的因素是(     
A.海拔B.太阳辐射C.降水D.气温
2.相比隆起前,青藏高原隆起后(     
A.生物种类减少B.水能资源增加C.自转速度变小D.热量条件改善
3.青藏高原隆起引发亚欧地区环境的变化表现在(     
A.增加长江流域降水量B.西北地区干旱程度减轻
C.降低西欧的大气温度D.导致西风带位置南移

7 . 隧道是交通线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节点。长距离、高埋深隧道工程面临高温热害问题。图示意我国某高原地区的一条高埋深、高地温隧道,隧道全长约8km,隧道热害影响较大。完成下面小题。



1.该隧道最可能位于(     
A.新疆B.吉林C.四川D.贵州
2.该隧道内热害最严重的地点位于(     
A.ab段B.bc段C.cd段D.de段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干流在拉孜以上为上游,河床海拔在5200米以上;拉孜到派乡为中游,海拔已降到4500米以下,沿岸是西藏农业最发达的地区,农产品品质好,被誉为“高原粮仓”。

材料二:川藏铁路连接四川成都和西藏拉萨,是继青藏铁路后的第二条进藏铁路大动脉。川藏铁路全长1629千米,桥隧比例将高达85%以上。预计在2026年建成通车,届时将大大缩短成都至拉萨的运行时间。

材料三:下图为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分布图及川藏铁路示意图。


(1)说出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高原粮仓”农产品品质极优的自然条件。
(2)列举川藏铁路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不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3)说明川藏铁路沿线桥隧比例高的原因。
2023高一下·全国·专题练习

9 . 生物承载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其中包括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渔业用地、林木产品生产所需的林地,以及吸收海洋无法吸收的二氧化碳排放所需的林地。目前,全国仅剩青海和西藏仍维持生态盈余。读我国各省区市(港澳台数据暂缺)人均生物承载力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人均生物承载力的分布特征大致是(     
A.东高西低B.南高北低C.北高南低D.西高东低
2.青海和西藏维持生态盈余的主要原因是(     
A.森林资源面积广B.独特的高寒气候
C.水资源数量多D.土壤深厚肥沃
3.上海人均生物承载力低的原因不包括(     
A.建设用地比例高B.城镇化水平高
C.城市绿地不断增加D.人口密度大
10 . 阅读图文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易地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标志性工程,在实现了“搬得出”之后,如何“稳得住、能致富”成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关键。近年来,青海省尖扎县按照”山上问题、山下解决”的发展思路,在尖扎县城附近,依黄河建“德吉村”新村,集中易地搬迁了附近生存条件恶劣的浅脑山区藏族群众近千人。随着整体搬迁的推进,很多原来外出打工的村民回流。下图为尖扎县位置图。


   
(1)结合图分析青海省人口分布特征。
(2)试从劳动力角度,说明浅脑山区经济落后的原因。
2023-09-0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9)必修二 1.1 人口分布-随堂检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