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大气的受热过程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4 引用次数:378 题号:10093988

露点温度是在固定气压之下,空气中所含的气态水达到饱和而凝结成液态水所需降至的温度。如图示意我国某地2月14-18日期间室外气温、室内气温和露点温度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室外气温、室内气温和露点温度的曲线序号依次是(  )
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①②
2.该地室内地面与墙体受潮最严重的时段大致出现在(  )
A.14-15日B.15-16日
C.16-17日D.17-18日
3.该地可能位于(  )
A.北京B.上海C.武汉D.广州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蒸散发指植被蒸腾和土壤蒸发之和,是地球表面水分耗散的主要形式。自然条件下,小时蒸散发量与空气温度和净辐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下图为祁连山东部某亚高山草甸区在6月某日三种不同覆被情况下的小时蒸散发量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分别表示(     
A.草地裸地水面B.草地水面裸地C.裸地水面草地D.水面草地裸地
2.根据乙、丙覆被下蒸散发量的日变化特征,判断该日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全天晴好,空气湿度小B.上午有阴雨,午后转晴
C.上午晴好,午后有阴雨D.全天阴雨,空气湿度大
2022-11-23更新 | 28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某同学为了验证某一地理过程或原理,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两个塑料瓶在阳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后,观测到瓶中温度计的数值见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16:08(开始)16:30(结束)
有土瓶25℃325℃
空瓶25℃255℃

(天气状况:晴朗、微风场地:学校操场)
1.设计这一实验是为了证明(     
A.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B.大气升温主要靠太阳辐射
C.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D.土壤吸收的热量辐射较少
2.该实验及结论可以用来解释(     
A.不同纬度地区气温的差异B.日最高气温多出现在午后
C.城郊之间城市风的成因D.阴阳坡植被类型的差异
2020-11-16更新 | 63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0℃的一条曲线,是划分霜冻区域的标志。霜冻是致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的农业气象灾害。下图为某区域连续四天霜冻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四天的天气过程最可能是(     
A.雾霾加剧B.持续升温C.大风降温D.对流雨盛行
2.图示时段最可能在(     
A.1月B.4月C.6月D.8月
3.灌水法可有效防范霜冻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由于该方法可以(     
A.增强地面反射B.削弱大气逆辐射
C.增加土壤肥力D.提高土壤比热容
2020-11-09更新 | 38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