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 题号:12344457

读某区域和乙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关于甲、丙两地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带相同B.冬季盛行风风向相同
C.河流汛期相同D.夏季盛行风风向相同
2.关于三地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甲到丙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甲到丙的变化是体现山地垂直分异规律
C.丙地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乙地垂直自然带数目的多少仅取决于当地的纬度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红树林是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见下图),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中国红树植物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红树林生长环境,推测红树林的特点是(     
①不耐盐碱②喜暖怕寒③根系浅④多呼吸根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在泥沙沉积较快的河口及海岸地带,天然生长的红树林树龄(     
A.由陆地向海洋渐小B.由陆地向海洋渐老
C.沿海岸线向北渐小D.沿海岸线向北渐老
3.目前我国红树林面积正在增加,对沿岸环境带来的影响有(     
①改善海洋水质②维护生物多样性③减少泥沙淤积④加剧沿海风浪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6-04更新 | 12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明代以来,中国气候转寒,红驼悄然出现在我国内蒙古与蒙古国边境间的荒漠草原上。红驼食性广杂,主要啃食荒漠中的梭梭草、骆驼刺等盐地沙生植物的嫩枝,它属游走性动物,吃一顿要走几十公里,其粪便散落在荒漠中,能起到改善土壤、促进沙生植物生长的作用。阅读资料和“我国红驼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资料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的(     
A.复杂性B.整体性C.区域性D.差异性
2.明代以来,引起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地理要素是(     
A.生物B.土壤C.气候D.水文
3.下列关于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转寒,蒸发旺盛,植被减少B.荒漠降水稀少,骆驼刺根系浅
C.红驼啃食沙漠植物,使气候变干D.驼粪为草原土壤提供了有机质
2024-02-06更新 | 5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具有调节湄公河水量的功能。受太阳辐射、近地表气温、降水、风速、水位等因素的影响,洞里萨湖表面水温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下图为洞里萨湖的位置示意图,下表反映洞里萨湖表面水温、气温和水位的多年月平均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水温(℃)27.529.830.129.026.225.725.3
气温(℃)28.929.328.727.827.327.327.2
水位(m)2.11.71.52.03.55.77.7
1.结合洞里萨湖水位变化,推测洞里萨湖和湄公河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是(     
A.3月湄公河补给洞里萨湖B.8月湄公河补给洞里萨湖
C.9月洞里萨湖补给湄公河D.7月洞里萨湖补给湄公河
2.导致6~8月洞里萨湖表面水温比4~5月低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B.水域面积C.植被覆盖D.太阳高度
2023-07-11更新 | 1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