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6 题号:12825130

土壤中的铁锰结核是划分土壤类型的重要依据,在我国分布较广。铁锰结核是在土壤长期的干湿交替作用下形成的,存在铁锰结核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地势低平、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土壤中最可能有铁锰结核分布的是(     
A.河流两岸B.陡峻山坡C.固定沙丘D.高寒沼泽
2.我国东北地区土壤中的铁锰结核主要分布在地下水位较深的高平地是因为(     
A.河流较多B.地势低平C.降水量大D.冻融显著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石冰川常是雪线升高后,山岳冰川消退的遗迹,它是一种沿着谷地或坡地缓慢向下蠕动的冰岩混合体,其表面是大大小小的岩石碎块,其活力取决于它内部的含冰量。雅鲁藏布江流域山势走向大致为东西走向,4600~5800米的海拔范围内分布着近300条大小不等的石冰川。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石冰川不同坡向和坡度的数量分布(单位: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雅鲁藏布江流域的石冰川主要分布在(     
A.雪线之上B.山地阴坡C.河谷陡坡D.林线之下
2.推测雅鲁藏布江流域石冰川分布地区的环境特点是(     
A.气温较高B.植被覆盖率较高C.降水较少D.岩性坚硬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缩速度加快,但石冰川可以(     
A.减少人类对水资源的依赖B.增加全球淡水资源的数量
C.缩短淡水资源更新的周期D.维持高山地区的水源储备
2022-09-12更新 | 84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的形成受地球表面风化物、气候、生物、地形等多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如赤红壤主要分布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燥红土主要分布在热带干热地区。下图示意海南岛土壤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南岛的土壤分布
A.深受季风洋流影响B.受人类活动干扰强烈
C.呈明显的环状分布D.与气候类型对应明显
2.推测海南岛水稻土分布区
A.地形平坦,人口密集B.河流落差大,蜿蜒曲折
C.雨热同期,温差较大D.隧道比重大,公路较少
3.海南岛燥红土分布区的植被是
A.热带雨林B.常绿硬叶林C.稀树草原D.常绿阔叶林
2020-06-08更新 | 3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主宰地球1.6亿年之久的庞大动物恐龙在6 500万年前却突然覆灭。关于恐龙绝灭的原因,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的气候发生剧变所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哪一项的变化使得恐龙生存的环境更加恶劣(  )
A.气候变化B.植物变化
C.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变化D.水的变化
2.中生代恐龙灭绝的事实表明(  )
A.生物灭绝与环境无关
B.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
C.地球已不适合生命生存和发展
D.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对人类无任何意义
2017-05-03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