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 矿物与三大类岩石
题型:综合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540 题号:13913020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1)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①_______过程,形成A_______岩,A受到_______作用,形成B_______岩。
(2)A和B岩石,在_______条件下,发生③_______作用,使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一种新的岩石C_______岩。
(3)有化石的是_______岩。
(4)各类岩石深入地壳以下发生④_______作用,又成为新的_______
(5)从_______到形成各种_______,又到_______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
17-18高一上·江西赣州·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1为世界六大板块中某板块示意图。图2为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墨尔本海岸沿线的“十二门徒石”奇岸怪崖壁。有些岩层中还含有化石。其中漂亮的鸡形礁石最为著名,如今鸡形礁石已坍塌,令人叹息。

(1)甲半岛所在的板块是____板块,甲所在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当丁地北部盛行图中风向时,甲地所在半岛盛行____风,成因是____
(2)板块边界乙、丙分别是____边界和____边界;乙、丙两处附近形成的宏观地形分别是____
(3)组成“十二门徒石”的岩石类型为____岩,“十二门徒石”的奇岸怪崖壁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
2022-04-20更新 | 145次组卷
综合题 | 容易 (0.94)
【推荐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在河流入海口处常形成_________(地貌类型)。
(2)图中M处参与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
(3)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对水循环的_________(图中字符表示)环节施加影响,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
(4)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水循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节,若甲、乙、丙、丁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则此时应处于_________(白天\夜晚)。
(5)图中岩石①是_________ (侵蚀作用\堆积作用)形成的。
2021-11-10更新 | 522次组卷
综合题 | 容易 (0.94)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面左图为我国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其中河流河道平直,但南岸侵蚀较严重。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1)左图中①、②岩石分别对应右图中________。(填字母)
(2)受河流影响,图①所在的岩层可能形成____(填“喀斯特地貌”或“雅丹地貌”),该地貌主要出现在我国____(填“青藏高原”或“云贵高原”)。
(3)左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地质构造依次是____________。甲、乙、丙三处地质构造中可能存在泉水出露的是____,利于储水的是____
(4)左图中河流的流向是____(填“自西向东”或“自东向西”),理由是____
2022-02-25更新 | 3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