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外力作用 >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0 题号:15135142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伊比利亚半岛(见图)海岸线较平直,半岛中东部的高原山地发现了许多未受侵蚀的史前壁(岩)画,壁(岩)画一部分在露天的岩石上,更多在洞窟中。半岛西南部有沿海低地平原,人口分布较多,南面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海峡最窄处宽约13千米,最浅处水深301米,最深处水深1181米。

(1)指出伊比利亚半岛西南部的A地区的气候名称和气候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
(2)分析伊比利亚半岛中东部地区大量史前壁(岩)画至今保存完好的自然原因。
(3)分析B地与A地相比降水特征差异及原因
(4)很早有人建议在直布罗陀海峡建一座跨洲大桥,但该桥至今都没开工,试分析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帕隆藏布江流域位于藏东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北部,是雅鲁藏布江下游主要支流。古乡沟属于帕隆藏布江支流,沟谷表面原先覆盖着较厚的松散物质。近年来,流域内气候发生明显变化,泥石流灾害多发,例如1953年古乡沟出现特大泥石流,强烈改变着沟谷乃至整个流域的地貌。图1为帕隆藏布江流域示意图,图2为古乡沟下切展宽过程图,图3为帕隆藏布江干流台阶状河床纵剖面图。




(1)说出诱发泥石流的气候因素。
(2)描述1950—1994年古乡沟下切速度的变化特点并解释原因。
(3)说明帕隆藏布江台阶状河床纵剖面的形成过程。
2023-05-30更新 | 15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南岭是我国南部的最大山脉和重要自然地理界线,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但有些地段的分水岭已经十分低矮狭窄,而且出现河流切穿分水岭脊的现象。南岭南北两侧气候有一定的差异,岭北常见霜雪,越冬作物都比较耐寒,岭南则很少有霜雪,热带栽培植物比较多。

材料二:早期地壳运动使南岭地区形成背斜构造,核心为花岗岩体,上覆岩层多为硬砂岩和石灰岩,其中硬砂岩后来多形成尖削的峰岭。狭义的南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5个山岭,它们均为花岗岩山体,其中骑田岭山势浑圆。下图为骑田岭景观图。



(1)说出南岭南北两侧气候的差异并简述理由。
(2)说明南岭部分地段分水岭出现被河流切穿现象的成因。
(3)从地质作用的角度,简析骑田岭山势浑圆的形成过程。
2022-12-01更新 | 20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中市在汉江上修建了一座桥闸,桥闸建成后,在桥闸上游形成了一个大型人工湖泊。桥闸既连接了汉江两岸的交通,又可调节水位。2022年初,汉江水位下降,“奇特”河床地貌袒露(该河床地貌曾长期被沙砾覆盖,约位于汉中市区汉江桥闸下游1000米处)。该河床东西向长约800米、南北宽约200米,东西走向沿水流方向平行排列,其中沟壑纵列分布,河心处凹槽最深达2米。该河床主要由沙砾夹杂着小块鹅卵石沉积而成,河心处沟壑最深,由中心向两岸逐渐变浅。下图为汉江及桥闸和“奇特”河床景观图。

(1)说明“奇特”河床景观沉积物出现细沙、砾石夹杂沉积的自然原因。
(2)简述河床地貌中平行沟壑形成的地质过程。
(3)该段“奇特”河床地貌的出现,引起了市民的热议,有人建议应借此发展旅游业,你是否支持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3-11-08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