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724 题号:15622329

碳交易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采用的市场机制。若企业碳排放超出配额,则需要在碳交易市场购买碳配额。当前,多家银行正在探索建立个人碳账户体系,通过用户授权自动采集个人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低碳行为数据,并通过科学计量方法累计个人碳减排量兑换碳积分,碳积分可参与碳交易获得收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在我国推行个人碳账户的意义主要是(     
A.扩大碳交易市场B.促进产业结构调整C.增加服务业岗位D.倡导绿色环保理念
2.下列行为中,能增加个人碳积分的是(     
A.乘坐出租车出行B.打包剩余餐食C.选购小包装商品D.购买纸质门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挖掘农业碳汇潜力,推进农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农资使用(如化肥、地膜)、能源消耗、畜牧养殖和秸秆燃烧等环节;碳汇主要来自植物光合作用、秸秆还田等植物和土壤固碳。下表为黄土高原区不同农业生产模式碳效应对比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农业生产模式具体生产形式亩均碳汇量/亩均净碳汇量/
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粮食作物+家禽家畜0.1310.195
设施(大棚)作物的复种模式蔬菜/瓜果类轮作(多茬)0.587-0.194
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粮食作物/家禽家畜+经济林园0.1410.130
设施(温室)养殖循环生产模式(粮食作物/作物秸秆/饲草)(家禽家畜+沼气技术)粮食作物0.2060.253

说明:净碳汇量常用碳汇量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差值来衡量

1.推测设施(大棚)作物复种模式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     
A.畜牧养殖B.秸秆燃烧C.农业机械耗能D.地膜大量使用
2.从发展低碳农业的角度,黄土高原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是(     
A.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B.设施(大棚)作物复种模式
C.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D.设施(温室)养殖循环生产模式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2021年11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英国格拉斯哥闭幕,就《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达成共识,一百多个国家宣布加入《关于森林和土地利用的格拉斯哥领导人宣言》,承诺在2030年前停止和扭转毁林现象。绝大多数国家已表态将在2050年前后实现“碳中和”。澳大利亚、俄罗斯和印度三大碳排放国家此前强烈抵制“双碳”政策,经多方协调,终于在本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正式宣布了碳中和时间表,三个国家承诺分别将于2050年、2060年和2070年实现碳中和。至此,全球主要经济体均已公布了“碳中和”的时间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能够吸收碳的自然过程包括(     
A.岩石圈的沉积过程B.绿色植物的呼吸过程
C.大气圈的受热过程D.地下煤层的自燃过程
2.要实现“碳中和”,我国需要(     
A.主导国际石油交易市场B.循环使用淡水资源
C.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D.停止使用化石燃料
3.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我国能源企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此类企业,下列“碳中和”措施中见效最慢的是(     
A.大力发展清洁能源B.购买碳汇植树造林
C.降低能源生产能耗D.降低化石能源依赖
2022-07-17更新 | 38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慕尼黑市是德国的第三大城市。2009年,慕尼黑市发电量约为77.5亿千瓦·时,其中化石能源发电量占61%,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仅占8%。慕尼黑市供热网是欧洲最大的供热网之一,主要依靠化石能源热电联产机组提供集中供暖。1991年慕尼黑市加入气候保护联盟,计划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50%,并设定了明确的城市能源转型目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慕尼黑市实施碳减排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     
A.常规能源所占比重大,且碳减排目标高
B.碳减排启动时间较晚,且缺乏政策支持
C.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碳减排资金投入少
D.新能源开发技术落后,城市能源转型慢
2.慕尼黑市为实现2030年碳减排目标,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降低发电量,分散暖气供应B.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
C.控制供暖规模,减少能源消耗D.发展城市绿化,吸收温室气体
2022-07-14更新 | 2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