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的空间变化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6 题号:15700099

GDP与人口的匹配度是指一个地区的经济集聚程度(该地区GDP在全国的占比)与人口集聚程度(人口数量在全国的占比)之比,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现在和将来的人口流向。当匹配度大于1,经济集聚程度高于人口集聚程度,意味着该地区单位人口能够创造更高的经济产出进而获得更高收入。下图是我国除港澳台外各省匹配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匹配度(T)省级行政区简称
T≥2京、沪、津
1≤T<2苏、浙、内蒙古、闽、粤、辽、鲁、渝、吉、鄂
0.6≤T<1新、青、陕、晋、黑、冀、豫、川、皖、湘、桂、赣、藏
T<0.6黔、云、甘
1.我国GDP与人口匹配度的大致分布规律是(     
A.匹配度地区间的差异较小B.匹配度最高的是黔、云、甘
C.东部地区高,西部地区低D.匹配度最低的是京、沪、津
2.T<0.6的地区人口流动对该地区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减轻资源环境的压力B.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C.减少农业用地的面积D.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压力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图为“2018202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和自然增长率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省最可能是(     
A.江苏B.浙江C.安徽D.海南
2.2022年该省净增人口主要源自(     
A.本省自然增长B.西部省份流入C.中部省份迁入D.东部地区回流
3.2018~2022年该省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助于(     
A.推动经济快速发展B.缓解农村劳力紧张
C.优化人口性别结构D.减轻资源环境压力
7日内更新 | 11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我国按区域经济状况,可分为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四大地区。下表为2010年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情况(单位:万人)。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该年人口净流入量为正数的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炭和石油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能源基地B.水能资源丰富
C.是西气东输的主要输入地D.是西气东输的主要能源地
2.四大地区中,该年相互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少的两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
A.我国棉花的主产区B.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
C.水能丰富的地区D.西电东送的输出地
3.形成区际人口流动主流方向的主要原因是(          )
A.东部地区第二、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且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劳动力
B.东部地区人口比中、西部地区稀疏
C.东北地区人口相对稀疏,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
D.中、西部地区人口稀疏,资源开发吸引大量劳动
2016-12-13更新 | 22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20年9月21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标志着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获批。湖南自贸试验区的实施范围119.76平方千米,涵盖长沙、岳阳、郴州三个片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长沙片区相比,郴州片区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地理位置优越②矿产资源丰富③农业基础好④国家政策支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下列关于湖南自贸区建设对当地居民生活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迁出量大幅度增加B.物价上涨,生活成本上升
C.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D.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迁入
2021-12-22更新 | 1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