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73 题号:1659654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江为金沙江右岸支流,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和曲靖市交界处,全长134千米,流域面积约3120平方千米。小江河谷谷底宽15~50米,两岸悬崖陡峭,相对高差1000米~2000米,流域内植被稀少,是著名的泥石流频繁暴发地区。下面左图示意小江流域两岸山地不同海拔自然带的差异,右图示意1990~2010年小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变。



(1)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简述小江流域干热河谷地带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指出1990~2010年小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并分析原因。
(3)说明小江流域耕地主要分布地带及理由。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读榆林地区相关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材料二:21世纪初期,榆林市北部的红碱洋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湖面一度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水质变差,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

材料三:经过几十年治沙,近年来,榆林地区西部的毛乌素沙漠80%得到治理,已经有600多万亩沙地被治理,止沙生绿。许多沙地,如今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在沙漠腹地,榆林市还累计新辟农田160万亩,榆林这座“沙漠之都”变成了“大漠绿洲”。

材料四:下图为榆林市所在区域相关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1)21世纪初期,红碱淖湖面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水质变差,分析其原因。
(2)结合荒漠化防治,就榆林地区农业生产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3)说明毛乌素沙漠变绿后对自然环境各要素带来的影响。
2020-03-19更新 | 42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那曲地区地形以高原丘陵为主,地表84%是草地,高嵩草、矮嵩草、紫花针茅是牦牛主要的饲用植物。牦牛四肢粗健,皮毛厚实,心肺发达,耐饥渴,是那曲地区主要畜种之一,每年10月是牦牛适宜屠宰期。早年牦牛主要作为役用(耕作、运输),近十多年来,随着牦牛奶、牦牛肉干、牦牛绒衫、牦牛工艺品等上百种产品生产加工,牦牛产业在那曲地区快速兴起。下图是那曲地区示意图和那曲地区三种牧草生物量年内变化图。

(1)分析牦牛成为那曲地区主要畜种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分析近年来牦牛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3)简述牦牛适宜在每年10月屠宰的理由。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问题①:当地有企业计划大幅扩大牦牛产业规模,环境保护专家对此提出质疑。试为专家的质疑提出依据。问题②:当地政府鼓励企业适度扩大牦牛产业规模,试分析原因
2017-08-04更新 | 30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省汶川县锄头沟地处岷江上游半干旱河谷,流域内沟谷深切,断裂发育,多地震。最大高差2952米,流域面积21.7平方千米,年降水量526.3毫米,是汶川强震区最为严重的泥石流沟道之一。2008年"5·12"地震后,建设的沟道拦挡工程历经多次冲毁-重建-清淤,于2019年初完全竣工,2020年再次清淤。20137月、20147月和20198月锄头沟流域发生了三次较大规模泥石流。下图示意锄头沟流域水系,表为20072021年泥石流物源面积变化趋势统计。

年份坡面物源面积(km²)增长率(%)沟道物源面积(km²)增长率(%)
20070.245--0.178--
20086.882708.000.62248.30
20135.17-24.900.8232.20
20144.88-5.600.864.8
20193.33-31.800.73-15.10
20212.04-38.700.9935.60
(1)比较2007-2021年锄头沟坡面物源与沟道物源面积变化趋势的差异。
(2)推测震后三次泥石流规模最大的一次,并说明理由。
2022-05-25更新 | 2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