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8 题号:17670433

农业既是全球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又是一个巨大的碳汇系统。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的统计,农业用地释放出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相当于每年产生150亿吨的二氧化碳:农业生态系统可以抵消掉80%的因农业导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近年来,我国结构性减碳已初见成效。图上示意中国农业碳排放总量的变化,图下示意中国农业碳排放成分结构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农业碳排放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农业碳排放总量持续上升
B.1979-1996年,碳排放总量增长速度趋缓
C.我国农业碳排放主要以甲烷和氧化亚氮为主
D.碳排放成分中甲烷始终占主导地位,氧化亚氮占比持续上升
2.下列我国农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正确的是(     
①种植业②养殖业③化肥农药生产④能源消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下列我国农业采取的结构性减碳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
②积极发展农业碳排放权的交易市场
③推广低碳农业技术,如秸秆利用、地膜回收等
④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重视生物固碳和有机肥施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气温变化、旱涝灾害对米价指数的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信息显示我国(  )
A.温暖期旱涝灾害次数相对较多B.温暖期米价指数相对较高
C.历史时期温暖期长于寒冷期D.米价与旱涝次数变化趋势一致
2.自1950年以来,气温的变化趋势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各地区动植物数量增加B.南半球农作物分布向北移
C.高纬度地区取暖能源消耗减少D.病虫危害范围会明显减小
3.为了应对全球变暖,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通过决议,将全球平均温度升幅与前工业化时期相比控制在2℃以内,并争取把温度升幅限定在1.5℃之内,要实现这一目标,下列做法目前比较合理的是(  )
A.全部使用清洁能源B.提高煤炭消费比重
C.植树造林缓解升温D.全面限制工业发展
2018-03-10更新 | 1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6月16日—21日,河南遭遇了2022年以来最强高温的攻击,河南省几乎近一半地区的最高气温都超过40℃,多地都发布了最高级别的高温红色预警信号,而省会郑州市更是成为了今年全国省会城市中第一个达到40℃的城市。一时间“河南热成可南”的词条冲上了微博热搜。下图为“6月16日08时—20时全国高温落区预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22年6月16日—21日,“河南热成可南”的原因可能是(     
①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势力强劲②处于强大的暖性高压系统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下沉增温③大气干燥,白天晴空辐射增温强,升温迅速④偏西气流在太行山东麓下沉增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极端高温事件是最容易与全球变暖联系在一起的天气现象。下列措施中有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是(     
①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②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③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④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2-12-17更新 | 8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我国政府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经过综合测算,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为首个真正实现碳中和的奥运赛事。下图为北京冬奥会碳中和途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要实现碳中和,最大的限制性条件是(     
A.高耗能产业的迅速发展
B.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较高
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过快
D.城市化水平高需求扩大
2.本次冬奥会为了达到碳中和,下列措施合理可行的是(     
A.所有冬奥会场馆实现全太阳能发电
B.办公场馆取消空调,减少制热耗能
C.冬奥场馆周边拆迁造林,增加碳汇
D.运用高新技术,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2022-05-28更新 | 1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