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大气的受热过程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0 题号:17798335

为缓解全球变暖,我国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碳排放的最高点),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CO2“零排放”)。图左为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右为1960-2021年全球空气CO2浓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地区白天光照较强的原因是①较强
B.我国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原因是②较强
C.深秋时节北方常出现霜冻主要原因是③较强
D.新疆瓜果颜色特别鲜艳主要原因是④较强
2.图所示期间CO2浓度变化会造成全球变暖,主要因为(     
A.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增多B.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减弱
C.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D.大气对地面辐射反射作用减弱
3.我国依次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清洁能源全面取代煤炭B.禁售燃油汽车
C.产业升级与优化D.减少集中供暖
22-23高一上·江苏徐州·期末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读太阳辐射辐射随波长的能量分布表,回答下列问题。

1.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主要是来自太阳辐射的
A.a段B.b段C.c段D.ac段
2.阴天时,教室里面比晴天时黑暗,是因为
A.云对a段太阳辐射吸收作用强B.云对b段太阳辐射反射作用强
C.云对c段太阳辐射吸收作用强D.云对b段太阳辐射吸收作用强
2019-01-04更新 | 11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高天流云、风霜雨雪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回答下列各题。

1.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原因不包括(     
A.上冷下热B.水汽、杂质含量多C.二氧化碳含量多D.对流旺盛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     
A.对流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B.对流层气温随风向越来越低
C.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案自太阳辐射D.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地面
2023-02-25更新 | 9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2023年10月8日,我国进入寒露节气。中国天气网通过盘点气象大数据发现,寒露节气期间,北方大部地区昼夜温差都在10℃以上,西南等地区开始进入大雾多发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寒露节气期间我国各地昼夜长短状况最相似的节气是(     
A.立春B.惊蛰C.清明D.白露
2.寒露节气期间,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都在10℃以上,主要是因为(     
A.降水减少,蒸发旺盛B.海拔较高,空气稀薄
C.晴天多,夜晚时间长D.纬度高,偏南风强劲
2023-12-11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