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0 题号:1788128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岭被称为“中华的龙脉”是我国中部东西向延伸的巨大山系。东西绵延1500千米,南北宽达100至150千米,岭脊海拔2000~2500米,地形起伏大,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一条重要分水岭。主峰太白山海拔达到3700米以上,南北坡气候迥然不同,气温差异大。秦岭是中国地理上的“中央之山”,素有“中央水塔”之美誉。下图为秦岭及周边部分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秦岭是我国地理上重要的南北分界线,东西、南北的地理环境呈现差异性变化。这里有世界规模最大的植物园,珍贵稀有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是公认的“世界生物多样性基因宝库”。


(1)分析秦岭称为“中央水塔”的原因。
(2)秦岭南北山麓的自然带有着明显的差异。说明这种差异主要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3)分析秦岭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有利条件。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加试题)读下列三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上述三幅图分析地形变化对植被分布的影响,并解释其原因。
(2)上述三幅图的变化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哪些特征?
(3)总结自然地理要素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018-01-01更新 | 2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经济带涉及上海、江苏、江西、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让长江经济的发展加入了生态保护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

材料二: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略图。



(1)按四大地区划分,图中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穿越本区东部地区的南北铁路干线是____
(2)简述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优势区位因素。
(3)改革开放以来,四川、重庆、贵州等地人口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发性迁移的比重迅速上升,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近年,个体劳动力流动向家庭化迁移转变体现了____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贵州实施易地搬迁扶贫政策,影响迁出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____
(4)若长江上游地区植被遭大规模破坏,会加剧当地____,使甲地区河道____,发生洪劳灾害的可能性____,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022-07-13更新 | 9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读我国东南局部地区示意图和图中甲乙两地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M、N是武夷山甲、乙两坡面冬季不同海拔高度的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判断表示甲坡的是哪条曲线并说明原因。
(2)简述赣江上游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对鄱阳湖产生的影响。
(3)泉州、漳州和厦门被称为“闽南金三角”,分析该地区发展外向型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2019-05-23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