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外力作用 > 海岸地貌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15 题号:17896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历史变迁图”。

材料二:2011年5月24日“中国海岛地区风能开发利用研讨会”在浙江舟山召开,本次会议旨在研究并推动我国海岛地区风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浙江是海洋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风能开发优势,其中舟山群岛区域风能资源尤为丰富。
(1)比较杭州湾南、北岸图示期间区域陆地变化的差异,并说出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2)苏轼云“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请选择A、B、C三地中欣赏钱塘江大潮的最佳地点,并说明理由。
(3)评价舟山群岛区域风能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
13-14高三上·浙江嘉兴·期中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图1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图2为我国政区简图。



(1)图1中四座“天生桥”可能出现的位置对应图2中甲、乙、丙、丁的相应次序为:黄土桥____;海蚀桥____;喀斯特溶蚀桥____;风蚀桥____
(2)图2中河流入海口戊处常见的地貌是____,其成因是受____作用形成。
2023-02-12更新 | 1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受第四纪冰期等因素的影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下图)西部沿海形成了众多两岸崖壁陡端直立、谷底宽阔幽深的峡湾。半岛西部沿海城市卑尔根以多雨闻名,年平均降雨量最高达2578毫米,被称为“雨城”。



(1)说出半岛西侧峡湾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2)分析卑尔根年平均降雨量大的主要原因。
2023-02-13更新 | 12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左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

材料二:右图为我国政区简图。



(1)左图中四座“天生桥”可能出现的位置对应右图中甲、乙、丙、丁的相应次序为:黄土桥____;海蚀桥____;喀斯特溶蚀桥____;风蚀桥____
(2)随着时间的推移,左图的海蚀桥最终坍塌,造成坍塌的主要作用力是(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海浪侵蚀
(3)右图丙处地表能够观测到的地貌景观除了“桥”,还可能会有____。(任写一种)
(4)右图戊河流入海口常见的地貌是____,是在____作用下形成的,可以应用____技术观测该地貌面积的变化。
2023-05-07更新 | 1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