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认识区域 > 区域发展差异 >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17933492

下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图,其中甲图为土墙平顶屋,乙图为砖墙斜顶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传统民居分别位于(     
A.新疆、浙江B.甘肃、云南C.陕西、江苏D.山东、重庆
2.导致甲、乙两地传统民居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气温C.降水D.河流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安徽宏村位于黄山余脉南部,被誉为画里的乡村。宏村背山面水,村中建筑密集排布,小巷狭仄,且巷中遍布水道,民居白墙黑瓦,房座山墙多采用马头墙的形式。读安徽宏村实景图,完成下面小题。



1.“背山”“面水”的区位对宏村的影响是(     
A.“背山”利于冬季通风B.“背山”利于冬季降水
C.“面水”利于冬季通风D.“面水”利于减小温差
2.宏村的民居风格能反映出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A.春季多风B.夏季多雨C.秋季多雨D.冬季寒冷
3.宏村民居采用“马头墙”的作用主要是(     
A.收集雨水B.保护隐私C.防范火灾D.阻挡寒风
2020-08-04更新 | 19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读我国甲、乙两个不同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区域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
A.降水B.地形C.热量D.土壤
2.导致甲、乙两区域气候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
3.甲、乙两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共同点是       (       )
A.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B.地形平坦,地广人稀
C.农作物都有水稻、甜菜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2017-10-25更新 | 14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土壤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我国古代用青、红、黄、白、黑五色来描述我国五个方位的土壤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青到黄再到白,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热量条件的变化B.水分条件的变化C.地势高低的差异D.农业类型的差异
2.东北黑土相比南方红壤(     
A.气温使土壤的增粘作用强B.降水对上壤的淋溶作用强
C.土壤腐殖质的累积作用强D.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作用强
2021-12-07更新 | 4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