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3 题号:18057923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地区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B.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C.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2.下列有关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自北向南变化规律的是(     
A.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冬小麦—玉米—春小麦—水稻
C.剑麻—棉花—桑蚕—亚麻
D.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三熟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为“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世界著名山脉最有可能是(     
A.落基山脉B.阿尔卑斯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D.安第斯山脉
2.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附近东坡垂直景观数量比西坡多
B.针叶林带的海拔高度随着纬度增加而升高
C.西坡山麓水平带谱的南北更替以水分变化为基础
D.赤道附近垂直带谱更替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相似
3.关于东、西两坡荒漠带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受暖流影响
B.都位于沿海附近
C.都处于盛行风带的背风坡
D.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2023-02-17更新 | 110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地带性土壤是指土壤在空间上随气候、生物条件的变化而呈带状分布的特征。下表是我国三个地区地带性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统计分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土壤主要分布地区有机质含量(%)统计的标本数
暗棕壤东北地区2.14~16.429
棕壤山东半岛2.07~7.0532
红壤南方低山丘陵0.52~1.9547
1.南方地区的红壤有机质含量远低于东北地区的暗棕壤,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成土母质B.人类活动C.地形D.气候
2.从红壤到棕壤,再到暗棕壤的地带性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022-08-06更新 | 8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土壤是在气候、地形、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在一定地域空间形成了气候—植被—土壤相对应的整体性分布持征。高黎贡山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横断山脉西部断块带,下图是“高黎贡山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高黎贡山两坡棕壤分布下限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经度B.坡度C.坡向D.海拔
2.怒江河谷亚热带稀树草原的分布,这体现了自然带分异现象中的(     
A.纬度带性B.垂直带性C.派生性D.地方性
2022-04-10更新 | 4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