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的空间变化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60 题号:1867822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西海固”(西吉、海原、固原等七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

材料一:西海固地区地处秦岭北部的六盘山区北麓、黄土高原西南部,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1972年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左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区图”,右图为“宁夏地形和降水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1982年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西海固贫困山区的4.4万农民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分期分批迁移到宁夏北部,环境相对好的闽宁镇。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末,福建与宁夏开展对口帮扶。福建以当地闽宁镇为示范点,成功在沙漠戈壁推广种植巨菌草,并利用巨菌草培育菌(菇),发展菌草生态农业。随着闽宁镇大棚菌(菇)生产初具规模,特别是在夏季南方因高温高湿菌(菇)产量下降时,销量喜人。但一段时间后,闵宁镇的新鲜蘑菇出现了滞销。

(1)西海固地区被认为是“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从地形角度分析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原因。
(2)闽宁镇作为西海固地区居民“生态移民”的迁入地,简析其优势区位条件。
(3)与福建相比,分析夏季宁夏发展菌(菇)生产有利的温度、湿度条件。
(4)从农业区位角度,推测宁镇新鲜蘑菇滞销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河西走廊号称“种子天然晾晒场”,所产种子质量上乘,色泽鲜艳、籽粒饱满。河西走廊又被称为“风电走廊”,石油城市玉门近年来由于石油资源的减少,提出发展“风”、“光”为核心的清洁能源技术产业。下图为甘肃河西走廊区域图。

   

材料二 下图为甘肃省各市净迁移人口数量(单位:人),净迁移人口是指一个地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值。

   

数据甘肃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
(1)分析河西走廊被誉为“种子天然晾晒场”的优越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玉门人提出走“风”“光”大道,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技术产业的原因。
(3)甘肃省人口迁移的特点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
2017-10-14更新 | 27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回流城镇化是指在发达地区务工的农村人口返回户籍所在地就业和购买住房的城镇化过程。1980年以来,伴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均衡,很多中部省份人口东流为沿海城市发展注入活力。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中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回流城镇化成为我国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新现象。下图示意江西省吉安市(地级市)回流人口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构成情况。


   
(1)我国中部地区回流人口以教育程度相对____(填“较低”或“较高”)、技能____(填“丰富”或“缺乏”)的农村人口为主。
(2)江西省吉安市人口回流的主要方向是由城市到____(填“村镇”或“县城”),因为___
(3)说明近年来人口回流对江西城镇化发展的益处。
2023-06-19更新 | 18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迁移流线密度主要是用于衡量某方向上人口迁移规模的大小。人口迁移流线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映射,人口迁移流线密度受自然条件、经济差异、交通可达性、迁移惯性等因素影响。根据地理信息系统模型预测,尽管现阶段人口迁移受到疫情影响,但在长时间尺度下,我国省际人口迁移仍然呈现升温趋势。下图示意2015〜2020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流线密度分布。

(1)描述我国省际人口迁移流线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2)专家认为,受迁移惯性的影响,我国形成了一条地处京广线附近、呈南北走向的省际迁移高密度廊道,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说明在长时间尺度下我国省际人口迁移仍然呈现升温趋势的原因。
2021-11-18更新 | 5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