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的空间变化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53 题号:1895330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泥河湾盆地位河北省西北部阳原县,桑干河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其中,区内海拔778~2045m,年均降水量350~400mm。作为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屏障,属于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区内人口将进一步迁出,被划为人口疏散区。近年来,盆地边缘山麓地带出现大量地面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山顶、山脊部出现大量风力发电机,且已并网送电。

材料二:下图为泥河湾盆地禀赋分区分布图。

(1)从自然资源角度,简述该区被划为人口疏散区的原因。
(2)与碱滩分布区相比,说出厚层黄土分布区发展种植业的土壤优势。
(3)说明风、光发电站建设对当地农村振兴的经济作用。
2023·浙江绍兴·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5]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西海固”(西吉、海原、固原等七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

材料一:西海固地区地处秦岭北部的六盘山区北麓、黄土高原西南部,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1972年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左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区图”,右图为“宁夏地形和降水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1982年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西海固贫困山区的4.4万农民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分期分批迁移到宁夏北部,环境相对好的闽宁镇。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末,福建与宁夏开展对口帮扶。福建以当地闽宁镇为示范点,成功在沙漠戈壁推广种植巨菌草,并利用巨菌草培育菌(菇),发展菌草生态农业。随着闽宁镇大棚菌(菇)生产初具规模,特别是在夏季南方因高温高湿菌(菇)产量下降时,销量喜人。但一段时间后,闵宁镇的新鲜蘑菇出现了滞销。

(1)西海固地区被认为是“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从地形角度分析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原因。
(2)闽宁镇作为西海固地区居民“生态移民”的迁入地,简析其优势区位条件。
(3)与福建相比,分析夏季宁夏发展菌(菇)生产有利的温度、湿度条件。
(4)从农业区位角度,推测宁镇新鲜蘑菇滞销的原因。
2023-04-13更新 | 26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波士顿位于美国东北部的大西洋沿岸,森林密布,港口幽深,欧洲人到来之后波士顿港成为殖民地主要的商业中心,从南方或者印度进口棉花、甘蔗等原料,加工后销售或出口。19世纪初波士顿港口贸易逐渐衰落,成为重要的制造业城市,同时发展了教育和交通运输业,城市人口急剧增加。20世纪初随着传统工业移出该地区,城市中心衰落,而郊区开始发展军用技术和小型计算机产业,到20世纪80年代波士顿周边的软件业、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产业集聚再度带动了城市的繁荣。经历多次城市转型之后,波士顿仍然保持着雄厚实力。下图示意波士顿地理位置和城市交通。



(1).近年美国东北部地区老年人不断向西南部迁移,说明其原因。
(2)推测19世纪初波士顿港口地位下降的原因。
(3)分析波士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具备的优势条件。
2023-02-14更新 | 13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回流城镇化是指在发达地区务工的农村人口返回户籍所在地就业和购买住房的城镇化过程。1980年以来,伴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均衡,很多中部省份人口东流为沿海城市发展注入活力。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中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回流城镇化成为我国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新现象。下图示意江西省吉安市(地级市)回流人口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构成情况。


   
(1)我国中部地区回流人口以教育程度相对____(填“较低”或“较高”)、技能____(填“丰富”或“缺乏”)的农村人口为主。
(2)江西省吉安市人口回流的主要方向是由城市到____(填“村镇”或“县城”),因为___
(3)说明近年来人口回流对江西城镇化发展的益处。
2023-06-19更新 | 1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