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1 题号:19211592

下图是2018年世界电力行业碳排放强度图(来自高学睿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中国电力碳排放强度偏高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地区产业结构B.能效水平C.电力生产结构D.科技水平
2.和法国相比,下列关于中国的能源低碳发展路径说法中最合理的是(     
A.借鉴法国能源以传统能源为主特点,中国将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B.法国能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中国不断追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C.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
D.为保障能源安全,中国应摆脱能源进口国地位
3.分布式能源是指分布在用户端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关于分布式能源下列论述合理的是(     
①分布式能源具有灵活、安全、多元、靠近需求侧等优势
②减少长距离输送能源的损失,有利于实现降碳目标
③农村分布式能源开发有利于提升农业生态,改善农村环境
④目前分布式能源发电项目收益较好,市场成熟,风险较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我国某地区粮食作物以喜温凉的春小麦、喜温的玉米和喜凉的马铃薯为主,下图为该地区1961年-2018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期气候变化可能导致该地区(     
A.蒸发量呈逐渐减少趋势B.春小麦的播种期推迟
C.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提高D.马铃薯分布高度降低
2.该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合理措施是(     
A.增加春小麦播种面积B.减少玉米播种面积
C.推广多熟制种植制度D.推广高产水稻种植
2021-04-24更新 | 20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取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所谓“碳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指一年)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行业中对碳排放影响最大的是(     
A.旅游业B.农业C.制造业D.批发零售业
2.21世纪将成为碳中和世纪,下列哪些能源将成为主力军(     
①风能②太阳能③石油④核能⑤煤炭
A.②③⑤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3.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我国接下来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推动全社会节能提效
②推动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③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④只需植树造林
⑤通过碳捕捉、利用和封存技术,实现碳排放和碳吸收的平衡
⑥在2030年之前可无限制排放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⑤⑥
2022-04-20更新 | 9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研究与销售的代表性企业,2021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9.37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20%:占全球市场份额9.1%,仅次于特斯拉.据此完成问题。

1.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A.政府补贴增加B.节能环保要求提高
C.购买能力上升D.消费者环保意识增强
2.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强,主要依靠(     
A.品牌效应B.价格优势C.核心技术D.政策支持
3.随着纯电动汽车的普及,居民区日用电量明显增加的时段为:(     
A.3:00~7:00B.8:00~12:00C.14:00~~18:00D.19:00~23:00
2022-05-10更新 | 4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