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发展 > 资源枯竭型地区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资源枯竭型地区衰落的原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 题号:19332867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铜陵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是长江中下游铜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铜陵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兴于汉唐,延绵3500余年。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均出自铜陵、第一个铜工业基地建于铜陵,第一只铜业股票发自铜陵。

简析铜陵铜矿的无序采冶引发的环境问题,并提出整治措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70%以上的城市。截止到2017年,内蒙古已有3座城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乌海市是其中之一。

材料二: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面积最小的地级市,被誉为“乌金之海”,是内蒙古特种煤的主要蕴藏地,以焦煤为主,盛产无烟煤和低硫煤,已探明煤炭储量27亿吨、铁矿757万吨。2010年,乌海市第二产业比重达71.7%,2021年三大产业比重为5:50:45。下图为乌海区域位置图。

材料三:下表为2019乌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表。

产品单位产量产品单位产量
平板玻璃万重量箱428.68水泥万吨160.41
发电量亿度200.34铁合金万吨34.51
生铁万吨123.94铸铁件4131
(1)简述乌海市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2)分析乌海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3)请为乌海市的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2022-04-30更新 | 15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境内瓷土矿丰富,是我国四大“瓷都”之一。早在战国时期,景德镇就开始制陶,宋景德元年这里成为我国瓷器中心。20世纪60~80年代,景德镇瓷器年产量曾占全国的20%。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瓷业规模不断萎缩。21世纪初期,景德镇踏上转型发展之路,以“文化渗透城市”为导向,在老工业区建设陶瓷文化产业园,将工业遗产、市民生活融为一体。下图为景德镇地理位置示意图。

(1)指出景德镇成为我国“瓷都”的有利条件。
(2)推测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瓷业规模不断萎缩的可能原因。
(3)简述景德镇转型模式对其他“瓷都”的借鉴意义。
2024-04-13更新 | 17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铁西区位于沈阳市主城区西南部,为传统老工业区,因传统产业的衰落,铁西区成为沈阳市较大的人口外迁区之一。受过去工业化的影响,铁西区仍保留着丰富的工业建筑与设施。2000年初,随着沈阳市主城区的扩大,铁西区产业园以服从城市宏观规划为原则,不断进行功能区优化。下图示意1989年、2019年铁西区产业园功能区分布。

(1)推测铁西区传统产业衰落的主要原因。
(2)说明铁西区产业园功能区转型的优势条件。
(3)简述铁西区产业园功能区转型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
2024-04-25更新 | 1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