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6 题号:19968943

2023年6月,我国在深圳西南约200千米的原油钻采平台上,将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捕获、分离、加压、回注至平台附近800多米深的海床下,实现了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领域从无到有的重要突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封存二氧化碳主要利用了海洋的(     
A.能源资源B.生物资源C.空间资源D.化学资源
2.下列人类活动,与二氧化碳封存海底效果相似的是(     
A.垃圾分类B.保护耕地C.植树造林D.净化水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2021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如图)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两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碳达峰,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碳中和,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完成下面小题。

1.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是(     
A.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B.刺激低碳和零碳等技术创新
C.加快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D.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出口
2.加快碳交易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手段,碳交易的价格,也就是碳价,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制约“碳价”统一的主要障碍是(     
A.公众节能减排意识淡薄B.“碳价”过高,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C.碳交易操作程序繁琐D.各地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差异大
2024-04-26更新 | 25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实现“碳中和”的成本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长远看,二氧化碳的“零排放”会(     
A.阻碍经济发展B.减少能源消耗总量C.减轻水体污染D.减缓极冰融化速度
2.下列国家中,实现“碳中和”成本最低的是(     
A.美国B.中国C.肯尼亚D.德国
2021-07-23更新 | 17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为北京市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热点地区碳排放源构成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从1995﹣2015年碳排放源(     
A.工业排放占比下降B.居民生活排放数量增加
C.远郊区比城区工业排放占比下降快D.房山区建筑排放降幅明显
2.为了促进北京绿色发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措施是(     
A.大量高科技工厂外迁B.增加私家车出行
C.限制公共设施发展D.严格控制高耗能工业发展
2022-07-31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