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 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84 题号:20260556

2021年全球饥饿人数暴增,多个粮食出口国进行粮食出口限制。全国有不少地区出现囤米的消息,有关粮食部门称中国粮食不进口也不会短缺,这句话背后的中国底气,则是中国始终坚守的“18亿亩耕地红线和像袁隆平这样的孜孜不倦的科研工作者,这被认为是中国眼下粮食自信的关键。读中国20062016年稻谷产量趋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1.袁隆平院士扩大了我国的人口容量,他改变的因素为(     
A.对外开放程度B.科技C.粮食种类D.耕作制度
2.2006~2016年我国稻谷产量(     
A.逐年上升B.十分稳定C.波动上升D.先下降后上升
3.针对2021年出现的粮食危机,下列原因推测正确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B.气候异常干旱
C.受全球性流行性病毒影响D.环境污染严重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问题关系到民生和国家安全。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变化,我国粮食自给问题备受关注。表为我国华北平原各省(区、市)高、中、低产田比重统计表,图为华北平原高、中、低产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行政区高产田比重/%中产田比重/%低产田比重/%
河南省34.6741.6623.67
山东省32.8448.5318.63
江苏省48.0837.1314.79
河北省27.7744.1528.08
安徽省28.8254.7416.44
北京市10.1247.9141.67
天津市8.8251.1739.71

1.华北平原高、中、低产田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条件B.耕作制度C.地形地势D.灌溉方式
2.华北平原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是(     
A.通过增施化肥改造中、低产田B.压缩城市规模,扩大耕地面积
C.拓展进口渠道,保证粮食供给D.提升耕地利用率和生产能力
2023-12-21更新 | 13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水稻在中国的粮食生产和安全保障中占有重要地位,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大,下图示意在两种气候模式IPSL(法国实验室模式)、GFDL(美国实验室模式)模拟下升温1.5℃中国不同地区水稻产量变化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两种气候模式下,单产减少最多的地区是(     
A.西北干燥单季稻区B.东北半湿润早熟单季稻区
C.西南高原湿润单季稻区D.华南湿热双季稻区
2.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要确保粮食安全,最适宜的措施有(     
A.加强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B.稳固华南双季稻区的粮食生产
C.扩大西北单季稻区的粮食种植面积D.增加水稻的进口总量
2023-06-02更新 | 30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贵州省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全省以山地、丘陵为主,是我国典型的山地省份。全省人口分布集中,耕地资源少;同时喀斯特地貌分布范围广,人类活动强烈导致植被破坏严重。下图为1999—2017年贵州省耕地利用效益时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9—2017年贵州省耕地利用效益中(     
A.社会效益始终高于综合效益B.经济效益呈逐年上升趋势
C.生态效益增长速度最慢D.社会效益呈现波动下降态势
2.推测影响1999—2017年贵州省耕地利用效益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耕地面积B.国家政策C.技术水平D.自然灾害
3.提高贵州省耕地利用效益的主要措施有(     
①扩大耕地规模       ②提高生产效率       ③提高机械化水平       ④实施退耕还林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4-30更新 | 1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