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乡空间结构 > 城市和乡村的形成和发展 > 城市和乡村区位因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2 题号:209366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三角经济圈”是指重庆联合西安和成都,建立以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其区域大致包括重庆市、成都市和西安市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20万~30万km2,包含约50座城市。

材料二:我国“长三角经济圈”与“西三角经济圈”示意图。

(1)结合材料,说明“长三角经济圈”在与“西三角经济圈”合作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
(2)目前,加强对“西三角经济圈”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简述该举措对“西三角经济圈”发展的积极影响。
(3)西安是关中城市群的核心,简述其在“西三角经济圈”发展中的优势条件。
23-24高三上·陕西汉中·期中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城市群(又称城市带、城市圈、都市群或都市圈)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城市的集合。城市群的特点反映在经济联系、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交通与社会生活、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由多个城市群或单个大的城市群即可构成经济圈。

材料二 成渝经济区常住人口超过9000万,是中西部市场化程度最高、产业集聚度最高和城市最密集的区域。《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提到,成渝经济区的区域面积20.6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主要城市群分布及成渝经济区规划范围示意图。

(1)简述我国主要城市群集中分布地区及有利的自然条件。
(2)成渝经济区中,规模等级最高、辐射范围最大的两个城市是      
(3)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简要说明成渝经济区的形成基础和发展条件。
2021-08-08更新 | 27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张掖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腹地,地形开阔平坦,深居内陆,是典型的干旱区绿洲城市。《张掖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划定的中心城区总面积约76.86平方千米,人口约285700人。随着张掖城市规模的扩大,2014年城市居住用地与公共服务用地向西部滨河新区和北部湿地新城区扩展,工业区从老城区逐步向东北工业园区搬迁,促进了居住空间和公共服务空间的扩展融合、居住空间与工业空间整体上的分离。下图为张掖市中心城区示意图。



(1)指出影响张掖市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因素。
(2)评价张掖市居住空间与工业空间整体上分离产生的影响。
(3)说出城市规划者在张掖市城市规划过程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2021-09-18更新 | 15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清嘉庆年间,汉口已经位居全国商业重镇之首。诗人查慎行曾有诗云“南行控巴蜀,西去连鄢郢”,描写的便是汉口四通八达的航运盛况。各地商贾货物云集汉口,形成了繁华的商业区,其中又以盐行、茶行、药材行、粮食行、棉花行、油行等行业为佼佼者。

材料二汉口开埠通商和租界的开辟在后来被视为其近代繁荣的起点。汉口进入“万国交通”时代,成为近代中国中部第一大转口贸易中心。(所谓转口贸易不同于直接贸易,它不是在生产地与消费地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方进行。)

材料三汉口租界区是武汉近代建筑最集中的地方,前后历时84年,贯穿中国近代建筑的主要活动时期。目前的汉口旧租界区仍有大批保存尚好的历史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和文物保存价值。



(1)随着汉口的开埠通商,其服务范围不断____,历史上有“大武汉”之称,为了了解如今武汉城市范围的发展变化,可以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
(2)分析汉口成为“全国商业重镇之首”与“近代中国中部第一大转口贸易中心”的原因。
(3)为研究武汉城市形态的历史演变和建筑风貌的多样性,武汉某中学组织开展“汉口旧租界区历史建筑开发保护历程考察”研学旅游,请从以下选项补齐下图的活动大纲。
①搜集文献资料;②撰写考察报告;③实地考察走访;④制定活动计划(填序号)
2021-05-12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